其实在古代社会中的历朝历代,每个封建王朝的开创初期,其统治者都有自己非常得力的助手,但在统治者看来,自己一旦功成名就,当年辅佐自己的助手也必将大权在握,声名显赫,无论在创业艰难的时期,自己和助手关系多么融洽,感情多么深厚,但是面对皇权,统治者肯定是想法设法的剪除一切威胁,如果他们的助手们能够识时务为俊杰,功成身退,尚可放其一马,否则必然要被诛杀殆尽,所以早在春秋时期,著名的谋略家范蠡说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名言警句。在这一点上游牧民族出身的帝王反而要比汉族先民的帝王强很多。
在十六国时期,建立后赵帝国的羯人伟大首领石勒对其谋士张宾不可不畏是信任备至,毫无猜忌之心,石勒对张宾的感情流露,在史书中的记载极为丰富,尽显这位草原民族的帝王的感恩之心,保留到现在的张宾墓附近曾经出土了一块残碑,上面字迹清晰可见,其中关于石勒参加张宾葬礼时,对张宾病逝,悲痛万分,恸哭涕零的记载,可见一个不同民族的君臣二人感情之深。
当然,张宾作为一个谋士,辅佐石勒建立了后赵帝国,也可以说是其君臣二人联手基本完成了民族大融合时期的初步融合期,张宾对于石勒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石勒能够在张宾死后痛不欲生,也可见石勒是一个很有良心很有柔情的游牧民族帝王。到了民族大融合的继续融合期,氐族人群的首领苻坚同样有了比张宾还要有能力的王猛,二人之情更是超过了石勒和张宾,因为
王猛出身远没有张宾显赫,就是一个靠不断游说别人接受自己政见的寒门学子,能够得到苻坚的青睐,王猛是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的,而苻坚通过篡位坐上皇帝宝座,所面临的政治压力不可谓不大,二人能通过吕婆楼推荐而走到一起,实属不易,而张宾则出身世家大族,直接被石勒招入君子营中,逐渐脱颖而出的,一直辅佐石勒左右。王猛则先做县令后又得罪权贵被下狱,历经坎坷才遇英主,完全要比张宾入仕途径艰难太多。
其实从王猛的早期经历来看,在当时世家大族把持的封建社会中,寒门庶族子弟想要施展自己的才华多么的不容易,恰好当时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对于门第之分虽然受到汉族先民的影响,但是应为游牧民族本就属于寒门庶族,对于门第的要求远不及汉族统治者强烈,所以当游牧民族的统治者看到寒门庶族子弟才华横溢之时,也就自然而然的选择大量启用寒门庶族子弟入仕为官,维护自己民族的最高利益,这就为以后的庶族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取代士族地主阶级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阶级打下了基础。
可见,十六国时期不仅仅是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更是寒门庶族与世家大族的博弈阶段,这一时期,有五胡乱华的血腥教训,同样也有百姓万民追求平等,民主的脚印,一切都是因为作为统治阶级的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治才能难以支撑起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无法处理好愈演愈烈的民族问题,最终导致了两晋十六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国家大分裂。
当北魏王朝统一北方之后,其统治者同样看到了世家大族对于皇权的威胁,北魏王朝的四朝元老,拓跋焘最为倚重的谋士崔浩被杀,同样折射出来了,作为寒门庶族出身的游牧民族统治者不愿意被世家大族所束缚的心态,实际上,后赵帝国的首席谋士张宾早于石勒而死,而其病亡之时,石勒并没有完全统一中原地区,否则张宾的下场不会比崔浩好到哪里去!但是,王猛和苻坚是跟他们是完全不同的情景,因为二人都是寒门庶族出身,都有相同的政治抱负和政治理想,所以苻坚对于王猛应该是真心实意的倚重,二人的关系不会出现微妙的变化。纵观整个中国历史,君臣二人能达到如此地步的恐怕再也没有了,因为前秦帝国所处的这一时期,既是民族大融合的继续融合期,又是寒门庶族崛起的初期,二人的关系是非常符合时代特征的,隋唐以后的君臣,虽然都属于庶族地主阶级,但是因为在民族上,他们属于同一民族,统治者仍然对高权重之臣忌惮万分,而在这一时期,游牧民族的统治者却因为与汉族大臣有种族的隔阂,游牧民族本身又很看重情义,所以对于出身相同,能力出众的汉族大臣,并不会引起游牧民族统治者太多的顾虑和忌惮。那么苻坚和王猛的情谊必然是亘古未有之君臣关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