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
长安这个昔日大汉的中心,自从王莽篡汉后就再不复昔日的荣光了。
从人口账簿就可以看出其中一二,在公元2年,王莽篡汉前夕,光京兆尹就有人口六十八万,而关中三郡的另外两郡左冯翊、右扶风合计人口一百七十六万,三郡合计两百四十多万人口。
而在公元一百四十年,经历过了王莽篡汉后的一百多年休养生息,这三郡的人口分别为京兆尹:二十九万,左冯翊:十四万,右扶风:九万,合计才五十万出头,可谓是少的可怜。
而接下来的一系列羌乱战事,使得黄巾之乱后,这三郡人口合计只剩下四十多万,正是沃野千里,渺无人烟,偌大的长安城,只有区区不到六万人,和号称百万的洛阳城相比,真的是落魄的可怜。
但此时此刻,因为凉州的叛乱,长安迎来了一个难得的高光时刻。
无数从凉州逃难来的士族、百姓都聚集在长安,等待重返家园的时刻。
这其中,便有一对兄弟,正在皇甫嵩的府邸中做客。
皇甫嵩做为主帅,基本都在军营中,这片府邸反而成为了这两个兄弟招朋呼友的场所。
“伯英兄!文舒兄可在此处?”
两个士子走在府邸内,大声的喊着。
“好字!”
随着一片欢呼声,二人找到了他们的目标。
在一个庭园里,四五个儒生正围在一起看一人写字,那人发须斑白,穿着朴素,手中大笔如龙蛇狂舞,一气呵成,让人光看就觉得是一种享受。
二人对视一眼,走了过去,一看那字,也不由的叫好了起来。
只见那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却是草书极品。
“好!”
随着那人笔锋回收,众人又不禁齐声喝彩了起来。
“伯英的字,如今可谓天下一绝了!”一个士子感叹的说道。
“文舒的字也不亚于我,只有我三弟叔威,继承我父兵法,不擅此道。”那人抬头看向刚刚进来的二人,喜道“子邑兄,大雅兄,你们怎么也来长安了?”
“你张芝来得,难道我们就来不得,你们兄弟到了长安,不知道有多少士子要来瞻仰当今天下草书二圣啊。”
“哎,你左伯和大雅八分也足成一家法了,我看你们两是在洛阳名头太盛,来我这里躲清静的吧。”
众人顿时大笑起来,不少人感叹,没想到这小小宅邸,居然聚集了四个书法大师,如果再有蔡伯喈到此,必然会成为后世一段佳话。
原来这四人,都是当今天下书法界的标杆人物,刚刚写字的是张芝,西凉三明之一的张奂长子,他和二弟张昶都精通草书,为了练习草书,以帛为纸,临池学书,留下墨池的佳话,这两兄弟也分别被后世誉为“草圣”和“亚圣”。
张央本来是敦煌郡人,晚年致仕后,在弘农隐居教书,已于四年前病故,他们兄弟三人都没有当官,带着张央的遗骨回到了敦煌,他们兄弟三人虽然没有张央那么精通军事,却也对凉州的情况很明白,知道这次的叛乱不会那么简单的被平定,便举家迁移到了长安,准备躲避锋芒,待凉州平定后,再想办法回归故里。
而左伯左子邑和毛弘毛大雅则都是鸿都学院的高材生,精通八分,虽然比不上张家兄弟成就那么高,却也是一时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