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第二十三章 重振丝绸之路荣光(1 / 2)

【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7个月前 作者: 清风五哥

斗破小说网 www.doupotxt.com,最快更新大明:苟住也要加油干最新章节!

第168章 重振丝绸之路荣光

西征准噶尔部落,要通过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主要分为南北中三道,其南道大致是由河西出敦煌向西南经塔里木盆地南缘,过莎车,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

中道大致由敦煌向西北经哈密、吐鲁番,沿着塔里木盆地北缘从喀什越帕米尔高原进入中亚。

北道则由敦煌向西北经哈密、吐鲁番、吉木萨尔、乌鲁木齐沿伊犁河支流巩乃斯河入伊宁,向西进入七河流域。

此外,唐代还有碎叶道、热海道等,但从现在来说,它们均不如以上三道显得更为重要。

明代的丝绸之路是在汉唐以来的丝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在许多地方与汉唐时代的丝路大体相合,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

最明显的一点是汉唐直到元代一直很繁荣的丝路南道中衰了,而在原来的中道和北道之间出现了一条新的道路,结果又形成了新疆境内新的南中北三道。

从上面已经叙述过的来看,明代的三位旅行家大致是这样旅行的。

盖耶速丁走了汉唐时代的北道,鄂本笃从印度至帕米尔段是沿着汉唐时代丝路的南道行走的,过了喀什噶尔、叶尔羌就转入了中道。

而陈诚正好是在二者之间穿行,与以前比起来这是一条新道。当这条新道兴起的时候,汉唐时代的南道中衰了,即使没有完全断绝,也无论如何不能再与汉唐时代相比了。

这有两条证据可寻。其一是明代的史籍,包括诸旅行家的游记均未提到塔里木盆地南缘的道路。

鄂本笃出使中国时曾到过于阗,这里距敦煌已经不远了,按阿拉伯人马卫集当时的旅行情况计算,从这里到敦煌仅需55天时间。

可是他没有继续东行,而是又绕回了叶尔羌,然后再由叶尔羌绕北道东行,这不能不使我们想到此时的南道大概不利于游人的往来。

其二是《明实录》中凡记载明朝使臣出使西域时,一般按所至先后依次叙述。当涉及于阗时,我们总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即于阗每次总被放在哈实哈儿的后边。

可见明朝使臣总是先到哈实哈儿,后到于阗,此亦证明于阗以东的道路此时是不大畅通的。

从历史上看,于阗长期是丝路南道上的一座重要城镇。元初,这里发生过一场动乱。

和田在加伊孜叛乱中受害颇重,但不日恢复,成为元朝在塔里木南边地带的经济活动中枢,所以此时丝路南道比较兴隆。

但到了元末明初,中原王朝“势力达不到该地,渐渐地便陷于政治上的无秩序状态。”

明初这里发生的一系列战争,于阗是战乱的中心,战争中于阗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渐渐失去了它原有的特殊地位。

明朝就把经略西域的重心放到了哈密一带,在那里驻军设官,作为“西域之襟喉,以通诸蕃之消息”的通道,凡军人往来,军需品的输入均经哈密,使肃州到哈密段的商旅设施空前改善。

在这种情况下,明代的旅行家、使者舍南道而走哈密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如果说汉唐丝路南道的中衰是当时历史条件带来的必然结果的话,那么陈诚西使路线的“开辟”在某种意义上就可以说它具有相当大的偶然性。

根据《西域行程记》的记载:陈诚使团越过吐鲁番后,于二月二十四日“由崖儿城南顺水出山峡向西南行,以马哈木王见居山南,遂分西、北两路。”

对于这个简单的记载,“明政府使团在崖儿城南,分西北二路的原因。是当时别失八里马哈木王,已西迁到亦力把里驻牧,因使团要相见转达朝廷旨意,故分出陈诚、李暹一行。”

这种分析有一定的见地,但是,他说当时马哈木王是牧于亦力把里则是欠妥的。

永乐十六年,别失八里王为从弟歪思所弑,而自立,徙其部落西去,更国号曰亦力把里。”而马哈木王在位的年代,陈诚出使西域时,距歪思汗西迁尚差6年。

由此亦可推想,当时马哈木王驻牧地并不在亦力把里。

马哈木王驻牧地既不在别失八里,又不在亦力把里,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正确的回答是:他的驻牧地正好在,别失八里与亦力把里之间的巩乃斯河深处,他驻牧于这个地区的原因,是当时受到了河中地区跛子帖木儿的压迫,不得已而为之。

帖木儿帝国崛起,向外四处扩张,曾7次远征东部察合台地区。特别是最后一次,不仅远袭也儿的失河畔,察合台王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