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第37章 京师震动(2 / 2)

【复明1659】6个月前 作者: 骑射无双

“陛下,虽然我大清受到粮草困扰,可现在,更加被困扰的却是郑逆啊。老臣可否调舆图一观?”

“无妨。”

一张巨大的地图被挂了起来,这张地图得到了顺治宠幸的传教士汤若望的修正,比同时代欧洲地图的精确度差不了多少---至少不再画的和山水画一样。

范文程老眼昏花,从怀里摸出眼镜戴上,找到长江用手指了指:“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语。陛下想必是听过的。”

“但到了前明,此语已经变成了湖广熟,天下足。南直隶,尤其是江宁,苏州,镇江等府,民多舍本而务末业。粮食不仅不能自给自足,反倒有时要靠湖广等地运输。现在湖广同南直隶商路已经阻断,南直之民本身就嗷嗷待哺,哪来的余粮供应郑逆二十万大军?”

“以每年解送至京师的粮食为例,一年共需要三百万石粮食,而这其中损耗何止千万?二十万大军一路人吃马嚼,加之郑逆不熟民情,中间漂没的粮食,说不定倍于此数。”范文程按照自己对明朝那套腐朽体制的看法,得出了如此结论。

“冬季一过,南直隶就将陷入粮荒,而北方除了京师以外,各地皆能够自给自足,到时再重演一回顺治二年的旧事便是。”

范文程并没有说全真话。

明朝虽然中国的产量逐渐向西转移,但南直隶仍然承担了绝大多数的漕粮份额(南直隶将近180万石,湖广仅仅25万石),近千万人的南直隶也不至于被20万军队吃死。

但是,自己面前的这位万岁爷,在得知朱成功北伐的时候,就要表示回盛京避避风头,幸好被太后骂了回去。要是这时候万岁爷又发疯要去盛京“祭祖”,那不等于告诉关内那些后当汉奸的汉官:我大清在中原待不下去了,大家还是各人顾各人吧!如果是这样,难道自己也跟着,回到那个宫殿和地主大院一样的盛京?自己几十年为大清殚精竭虑,难道目的就是回到满洲啃雪么?

不行,绝对不行!

范文程不住的用余光去瞟福临。

果然,年轻气盛的福临被范文程这番选择性说真话的方法忽悠到了,竖起耳朵倾听这位太祖时代的老臣有什么锦囊妙计。

“范爱卿果然是四朝老臣,使朕有拨云见日之感。范卿说说看,有什么办法能够驱逐郑逆吧。”

“那臣斗胆进言,若有荒谬之处,唯愿皇上赎罪。”

“其一,郑逆船坚炮利,而运河又风平浪静,郑逆很可能趁运河尚未结冰之时,率其水师北掠淮安(清江浦),临清等地。故需在运河较狭窄处多设炮台,铁索,阻断运河南北交通;其二,仿崇祯故事,设十六祭坛祭平西王。其三,往澳门等处以重金雇佣佛郎机等国炮匠,多制大炮发往各处。其四,撤回一批满洲八旗回京。”

“此时正是用兵之时,为何要撤满洲八旗回去?而不增援南方?”

“臣绝无看不起满洲勇士之意!正因为我满洲勇士满万无敌,所以才要撤回,并且不经意的泄露出消息,这样,江北官民看到满洲八旗都北归了,自然认为郑逆只不过是嚣张一时半会,若是将满洲八旗尽数南下,不仅京城空虚恐人生变,而且,官民中也会有人认为,大清已经在同郑逆赌国运了。”

一番半真半假的话说的福临茅塞顿开。“范爱卿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令内三院即刻拟旨刊行,抄录于天下。”

八月中,在清廷视野里已经“殉国”的平西王吴三桂重新被拉上了祭坛,在正阳门外设坛祭奠,作为这个提议的发起者,范文程亲自为吴三桂写了祭文。

抱歉昨天忙了一天。这是昨天的更新。补上

(本章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