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让郑芝龙摸不着头脑,当说是当质子吧,施大的儿子有当质子的资格?
而且孔有德对他们的态度,就像是对自己的亲儿子一般,要不是郑芝龙知道孔有德在崇祯四年以前都没离开过大明北方,更没到过日本,他甚至都怀疑儿子是不是亲生的。
此外,东番岛的开垦计划,也被提升了议程。
东番岛上的原住民有不少,虽然没有确切的数据,但三五十万肯定是有的,荷兰人这十多年来,已经征服了一部分,现在天策军取代了荷兰人的位置,这一部分被征服的原住民,基本就算是当做遗产被接受过来了。
不过相比于总量,这些还是微不足道的,将他们纳入天策军的统治不是一件轻易就能办到的事情。
所以,孔有德决定效仿后世的经验,成立生产建设军团,一个集工、农、兵、学、商为一体的军团,完成对东番岛的控制。
按照规划,这个军团名字就叫东番生产建设军团,平时负责开垦土地,建立直属于军团的农场,同时也负责对原住民部落的征讨。
军团长暂时由第九军团二师师长刘分担任,他之前的任务是驻守崇明沙,扩建军队,肯定土地,同时防备明军的攻击,和生产建设军团的任务比较相似,只不过后者更为复杂,工作量更大罢了。
而师长的位置,则由林子丹来担任,热兰遮城外的那一战,他打的确实不错,功劳足以升任师长之职。
根据孔有德的打算,生产建设军团的前期人员,是直接抽调一个大队的突击队,再从陆军抽调一个大队。
后续的人员来源就多了,一是伤退的军人,天策军的伤退军人一部分被安排去了治安队,一部分去了税警总队,随着以后的战事扩大,伤残士兵很定会越来越多,也可以安排一部分到生产建设军团来。
二是囚犯,山东广东福建的囚犯不少,只要不是死刑,都可以废物利用,三是从大明内地移民,这年头土地兼并严重,天在不断,活不下去的人很多,移民难度不大,再者就是从东番原住民里面吸纳一部分。
此外,这个军团兼有行政功能,到时候还会运送一批政事堂的学生,以及一些有经验的基层文官过来,协助完成工作。
当然,这只是初期规划,孔有德也只是知道后世的建设兵团大概是个什么样子,自己也没有亲身参与过,到底效果怎么样,还需要一步一步的看,而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调整,为此孔有德给予了刘分很大的自决权。
基本搞定这些之后,接下来就是下一步的军事行动了。
九月二十八日,孔有德率领第一第五舰队,从月港和厦门港。
来到外海之后,舰队迅速转向西南,全速前进。
这次的目标,是香港岛。
根据韩松发回来的消息,他们一路尾随追击刘香舰队,刘香先是逃入南澳岛修整,但被韩松轻易击溃,击沉和俘获战船九艘,刘香残部继续逃窜。
最终,刘香逃到了新安县的香港岛,进入其中修整,不过韩松没有继续进攻,强攻的话也能打得过,但没办法全歼,如果有漏网之鱼,以后徒增麻烦,所以向孔有德汇报。
香港岛在先秦时期就有人居住,秦汉时期先后归番禺县和博罗县管辖,后来又陆续归宝安县,东莞县管辖,明初则成为广州府,新安县的辖区,一直到‘一鸦’之后租借给英国。
此时的香港岛上,根本不像是后世那种国际大都市,基本上可以说是一个荒岛,岛上南部的赤柱、大潭笃和石排湾,东部的阿公岩、水井湾等,有一些渔民居住。其他黄泥涌、灯第洲、七姊妹等几处,则有一些小村湾,总人数也就三四千人。
新安县对香港岛的管辖很薄弱,毕竟能耕种的土地不多,所能获得的税收也没多少,也就成为了海盗们停泊与驻扎的地方。
尤其是隆庆开海之后,海盗活动就日益频繁,规模也日渐增大,但新安县却有心无力,想要管没那个能力。
究其原因,还是卫所废弛,外加香港岛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地方军队想要跨海进剿,难度相当大,甚至人数都不一定有海盗多,去了就是送人头。
最后还得上报广州府,由广州府派水师增援,等到援军来了,海盗得到消息早跑了,这出兵的军费还得新安县来出。
所以,只要海盗不上岸,他们一般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多管闲事。
而刘香作为混迹大洋十余载的大海盗,自然也在这香港岛安排了部分人手,可以作为临时巢穴。
事实上,这香港岛还有海盗们的群众基础,岛上的渔民本就是靠海吃饭的,见到海贸的利润巨大,自然也想投身其中,哪怕有杀头的风险,但利益的驱使下,自然不缺胆大的。
岛上的人,基本都同各个海盗势力有联系,海盗们的战利品需要销赃,同时也需要补充食物,淡水,物资,情报,岛上有不少人都成为了海盗们的白手套,以渔民的身份替他们前往陆地交易,按比例获取一定的收益。
其实不单单是香港岛,很多沿海的岛屿都是这种情况,刘香这次带来的人多人也对,那些小岛没办法容纳,就只能来到这香港岛修整。
对于孔有德亲自率军出征,徐文仪和郭怀一都觉得有些大题小做,他们中随便一个都能亲自灭掉刘香。
但孔有德看重的,恰恰是香港岛本身,英国佬当年要租借地,不要其他的地方,偏偏要香港岛,不就是香港岛的地理条件优越吗。
一方面有着深水香港,可以停泊大型战舰,另一方面位于珠江出海口,商贸条件便利,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天策军岂能放过。
至于刘香,现在已经是穷途末路,消灭他费不了多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