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骥熟视蒋琬,实在看不准眼前这人到底是真君子还是伪装出来的,自己出兵在即,不想和搭档面和心离,与其互相提防猜忌,不如在走之前把台面下的话讲出来说明白。
“公琰兄,我就摊开来讲了,军队的主意你就别打了,就算是郡兵也不行,只要你不把手伸过界,我就可以支持你施政关中,但关中钱粮必须优先保障战事”。
“我本也没打算涉足军事,只是郡兵按说该由……”蒋琬迟疑一下,还是退步说,“罢了,就依你,郡兵我也不要了”。
“杨戏之前把关中治理得不错,我不希望你接手后,我会因为受困于补给而影响战事推进”。
对于施政治民,蒋琬还是有几分自信的,他自觉已经把诸葛亮这方面的本事学了个七七八八,至少不会输给杨戏:“杨文然是个能臣,我打算上书推举他出任京兆太守”。
赵骥知道蒋琬推举杨戏既是在释放善意,同时也是在叫自己放心:看吧,京兆的地方长官还是你的嫡系,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好,君子一诺,快马一鞭”,赵骥与蒋琬击掌盟誓,演完了这出三国版的将相和大戏。
随着赵骥向蒋琬提供了所需的钱粮,各郡县官府再次正常运转起来,蒋琬和杨戏所施行的都是诸葛亮治蜀那一套,只不过蒋琬做得更出色,把关中士族和普通百姓之间的利益平衡得更好,协调阴阳、周全各方,这正是蒋琬能在诸葛亮之后快速稳定蜀汉政权的拿手本事。
蒋琬同时还借鉴诸葛亮治理南中的经验,从河套地区大量吸引人口到关中来定居,强者为兵,弱者为民,顺带着获得了不少马匹,帮助赵骥迅速把关中的骑兵部队扩大一倍,达到了千骑的规模。
这是与马良分开后,赵骥又一次可以心无旁骛地专心于军事,他不禁感叹:难怪高皇帝平定天下后会把萧何推为首功啊,这种没有后顾之忧的感觉也太爽了。
被曹操打得都快患上“恐曹症”的刘备为什么能在汉中第一次击败曹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都有诸葛亮这个三国头号奶辅坐镇,可以源源不断地往前线补充物资和兵源,直到曹操再也耗不起了只能撤兵。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时为什么非要李严去坐镇汉中,甚至不惜开出骠骑将军的价码,除了把李严调离老巢这个原因外,还有一点就是李严真的能干,如果他不自己作死的话,诸葛亮很可能是真心希望李严能在后方为自己规划粮草的。
一个极品辅助,绝对可以是“1+1>2”的战力倍增器,虽然现在已经不可能享受到被诸葛亮辅助的滋味,但有蒋琬这个丞相接班人也很不错了。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距离出兵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赵骥这次照旧留下阎宇守家,这位籍贯南郡的荆襄武人已经被深深地打上了赵骥死忠嫡系的标签,早就被开除出了老乡会,最是适合留守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