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心下稍宽,想道:“我征战多年,威名显赫,终究还是让朝廷忌惮。”不多时又有人来报:“谢太傅和王侍中奉太后之命前来迎接。”
桓温略一点头,众士兵会意退下,在亭外站成两列,一直延伸至几百米之外。太傅谢安和侍中王坦之随侍卫引路,往亭子走去。
亭子不远处的密林之上,伏着一个轻功卓绝的白衣女子。她终究不能狠心一走了之,又去而复返。民间纷纷传言桓温即将入宫夺取大权,她已在此如盘桓数日。这女子便是谢府二小姐,谢微燕。
她的目力极好,远远地看见叔父谢安及诸位官员沿着两列士兵的中间夹道走过来,这些士兵都是随桓温身经百战的亲兵,有的刚勇,有的狰狞,更有的满脸杀气。
十几名官员以谢安和王坦之为首,皆是文官,从他们之间走过,彷佛已入虎穴一般。胆小的瑟瑟发抖,胆大的也不禁手心捏一把汗。唯有谢太傅一人气定神闲地走在前面,如入无人之境。
桓温远远地将一切看在眼里,也不禁心下佩服。待众人走进行礼,桓温命人一一赐座。
谢安微笑道:“多谢大司马”,先行稳稳坐下。
王坦之及众人也缓缓坐了下来。之前立在两行的士兵忽然调整了队形,列成几道人墙,挡在亭子外面,将诸位官员团团围住里面。桓温之亲弟,桓忠亲自侍立一旁。
王坦之等人脸色大变,不敢作声,仍强自镇定。
谢微燕也立即将一股内力蓄在掌中,只待情势一变,立马冲下亭去。
谢太傅面不改色,朗声道:“我等众人奉太后之命,来此迎接大司马。不料大司马还先行到此,我等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其他人大气也不敢出。
桓温笑道:“无妨无妨,多谢太后挂怀,还有牢诸位大人到此。”
谢安向亭外看了看,笑道:“我等旧日同僚在此相聚,何须这许多人护卫在此。”此言一出,王坦之等人心都快跳到嗓子眼,都不禁向桓温瞥去。
谢微燕昔日只道叔父学识渊博,足智多谋,但终究不过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此刻听得座中诸人呼吸加重,显是紧张恐惧所致,唯谢安仍吐纳呼吸一如往昔,并非强自镇静,的确心无所俱,对叔父敬爱之情油然而生。
桓温轻轻一笑,朗声道:“太傅所言极是,所有侍卫先退下吧。”说罢,亭外的这几排人墙便瞬间变了队形,不一会儿便各自分立各处。桓忠仍立在桓温身旁,手持长剑、神威凛凛。
谢安道:“多谢大司马。如今新皇还未登基,朝廷还仰仗大司马稳定人心。大司马为朝廷立下不世之功,又辅助几任皇帝,必能名垂青史,成为一代名臣啊。”
桓温低声冷笑道:“一代名臣。”
谢安继续道:“如今先皇驾崩,但太后仁德亲民,外有大司马抵御强敌,内有几家世族齐心合力,若早日扶持新帝上位,必能巩固人心,江左大势可稳。”
桓温忽道:“东晋自立国以来,就太过依赖几大世家。谢太傅以为如今的形势,可否会出现一人一家力挽狂澜的局面?”
谢安笑道:“江左局势,前所未有。偏安一隅、强敌环伺。稍有变化,后果不堪设想,非一人之力可左右大局。”
桓温双手端起茶杯,缓缓道:“若主政之人广纳贤才,不重出身过往。不管是世家子弟,还是平民百姓,只要才华出众,又愿意为当朝效力,都委以重用,如此上下一心,何愁大局不稳。”
桓忠暗暗将右手按在剑柄上。不少眼尖的大臣已吓得瑟瑟发抖。
谢安仍笑道:“若主政之人以德服人,自然上下齐心;但若有人强行大逆不道之事,恐难收复天下人心。”
桓温右手不断地轻轻掀起茶盖,漫不经心道:“人心?在乱世,百姓只图活下去,有饭吃,有衣穿,还管什么德行、人心。乱世自有乱世的收复之法,谁有生杀大权,谁就有人心。”
谢安道:“乱世难道就不讲德行,只讲杀戮么?”
桓温哈哈笑道:“成王败寇,自古如此。曹魏、西晋司马不都是这么得来的天下吗?”此言一出,众人又皆吓了一跳。
桓忠按在剑柄的右手上渐渐运力,蓄势待发。在座不少人不住地向桓忠的右手瞥去,亭内呼吸声更重。
谢安不慌不忙道:“大约一年前的清谈会上,辩论用人以德,还是用人以才,大司马可还记得支道林道长最后所说的那句话?”
桓温面色一变,不住掀茶盖的右手终于停了下来。还记得支道林当时不紧不慢地说道:“曹操的用人以才虽然造就了曹魏的一时之兴,但几十年后,那些由曹操一手提拔起来的能臣武将,有哪个不是一边倒向造反的司马懿。”
这句话正好戳中了桓温的痛处,因此当时他大发雷霆。以他如今的军权实力,若要自己称帝,朝中的确无人能阻;但如此一来,便坐实了谋朝篡位的罪名,人心向背。即便他这一世能威慑朝野,坐稳江山,可后嗣子孙又能坐得稳几朝?
桓温低头小啜了一口茶,并不言语。
谢安见亭外垂柳依依,随风起拂。又笑道:“大司马十五岁时,枕戈泣血,孤身手刃江彪兄弟,为父报仇,此等英勇,无人能及。十余年来,大司马三次北伐,夺回无数城池,更是声名赫赫,大司马难道不是一代名臣吗?人生不足百年,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只求在世时问心无愧,为朝廷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乃是桓温第三次北伐路上吟唱的诗句,颇有英雄迟暮的凄凉。此时从谢安口中吟出,倒也令他颇感意外,也感触动。自己年少时何等豪气干云,一心报效朝廷。后来战功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大,又有身边人的鼓动劝说,的确生出了取司马氏而代之的想法。但自己戎马一生,立功无数,即便一袭成功夺权,如何堵得住像谢安这样的文人韵士的悠悠之口,在晚年要落得个叛臣贼子的骂名吗?
桓温若是像东晋前朝叛臣王敦那样的狠辣之人,自是不用如此犹疑不定,偏生虽英勇豪迈,内心深处其实百转柔肠。又想到后嗣子孙之福,将茶杯缓缓放回几上,轻叹道:“太傅所言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