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然不是说武侠小说就是值得流传下去的文学类型,但是他具备这样的潜质。我们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是什么?是一言不合拔剑而击;是士为知己者死;是纵横捭阖,一言可灭国,重义守信,轻身不惜死。
武侠小说天生具备这样的基因,武侠小说中是有可能诞生出像《基督山伯爵》这样的具有普世认可的价值的名著的。
问题在于,如果我们都把它当成是毒蛇猛兽,当成是不务正业,那么它就会像是被撂在地里的庄稼,最终成为一把荒草,毫无价值。
价值从来不是创造的,而是人为赋予的,只要我们写的足够出色,那么它就是可以成为人人称道的好作品。在这一点上,无数前辈为我们证明过。”
该说不说,何平这张嘴确实有把死人说活的能耐,刘军几人被何平说的心中羞愧不已。
看看人家何老师的觉悟,不愧是能写出《福贵》《吕得水》这样作品的前辈高人。
文无好坏,全看下笔。
创作者的高度决定了文学作品质量的上限,刘军感觉自己今天被结结实实的上了一课。
林言之听完何平的话,心中对他佩服不已。
他自幼生长在官宦家庭,无论是思维模式,还是为人处世,都要比同龄人来的早熟,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在大二就担任水木学生会主席的原因。
何平的话在他看来不算特别高明,但难能可贵的是何平这样的心态。
你想拿自己的东西去帮人家,可人家不待见你的东西,这就是典型的上赶着不是买卖。如果搁在自己身上,林言之可以肯定他绝不会这样掰开了揉碎了给他们讲道理,不扭头便走就不错了。
可何平就是能做到,林言之越发觉得何平这人值得结交。
他对武侠小说这种文学作品是没有任何恶感的,相反还有些好感。因为家庭的原因,他听说武侠小说也是伟人的床头读物。在高层有这样的书迷,武侠小说的发展不会差。
林言之心想何老师的眼光可真准。
何平的一番话让刘军几人沉思了很长时间,同时也对自己心中一直坚持的想法产生了动摇。
或许他才是对的。
几人心中不约而同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他们互相看了看试。
骆一禾试探道:“要不……我们试试?”
有人带头,几人也就放下了包袱,沉重的心理负担一下子就被抛在了脑后。
刘军好奇的问何平,“何老师,你给我们讲讲你要写的是个什么故事呗?我们还没看过武侠小说呢。”
一番嘴炮没白费,何平老怀大慰。
“这个故事我可是构思了很长时间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框架绝对宏大而缜密,只要你们用心写,名著不敢说,但广为流传应该还是做得到的。”何平先是自吹自擂了一番,得让这帮小子有点信心。
“故事是这样的,明朝中期,英宗孟浪,率大军御驾亲征,不想酿下土木堡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