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方捷报连传和董卓进位太师的大局上,牛辅这一边的河东战事俨然也成了一个关键的要点,若是河东北境沦陷于白波贼之手,那不仅会影响到雒阳的战事,而且还会影响董卓的进位太师之路。
想到自家妇翁满脸怒气,怒发冲冠的模样,牛辅内心顿时就是心惊胆战,他可不想,被董卓当成了一名不知兵的普通将校,然后调回长安去,在朝堂上混一个清闲职位,和那些坐而论道的朝堂士大夫一样,泥古不化,然后在家面对那个悍妻董氏,唯唯诺诺、敢怒不敢言。
如今却正好,阎行的善战,能够极大地让他摆脱这种尴尬的境地。因此,牛辅对待那些流言蜚语,一反常态地采取包容态度,依旧想要重用阎行。
直到平定肆虐河东的白波贼为止。
不过,牛辅虽打算继续重用阎行,但他跟随董卓毕竟也有些时日了,驾驭人心的方法多少知道一些,他也知道阎行擅自做下的那些事情,可大可小,全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从小的看,这只是一名军中悍将的跋扈行为,但从大处看,就是一名心怀不轨的将校在打压异己,结党营私了。
想到这里,牛辅开口对着阎行笑道:
“彦明,襄陵、临汾两地的战事,本将已经知晓,多亏了你的及时驰援,这河东一地,才又转危为安,全河东之功,彦明可居首位矣!”
这么露骨的试探,阎行一听,就知道牛辅对自己终究还是放心不下,于是他连忙说道:
“还是多亏了中郎将的运筹帷幄,若不是中郎将驻军安邑,安定后方,前方将士们又如何能够奋力杀贼,尽忠报国,先前若非中郎将急遣属下驰援绛邑,属下又如何能够击败白波贼寇,此皆中郎将运筹之功也!”
“哈哈。”
牛辅听完阎行恭维的话语,他心情也惬意多了,老不客气地笑了两声,就丝毫不脸红地接受了,这原本也就是他给董卓的捷报上要写的事情。
只是他笑完之后,想起了还盘踞在河东北境的白波贼,又开始说道:
“既然白波贼已经两次败于彦明之手,郭太贼酋又围攻皮氏不下,白波贼寇自开春以来的攻势已经被挫败,本将有意,来年开春,统领全军,大举进攻白波贼,彦明以为如何?”
听到了牛辅看到自家大胜白波贼之后,竟然又起了亲自领兵进攻的念头,阎行的内心不由抽搐了一下,牛辅的领兵打仗的能力,在之前的河东战事时,就已经展露无遗了,若不是当时还有阎行、徐琨、李等人在统兵作战、挽救危局,只怕早在去年的时候,这形势不妙的河东郡就要彻底沦陷了。
不过当下又不好如此直白说明牛辅的领兵能力,一味推诿的话,反而更会让牛辅心生不满,也不利于自家在河东的处境,于是阎行想了想,才慢慢开口说道:
“若是开春,将军亲自领兵出战,那自然是所向披靡,料想以郭太区区等人,定难抵挡将军虎威,只是属下担忧的是,白波贼听闻将军亲自出战之后,又北遁太原等地,那大军出征,岂不是徒劳无功。郭太等人,等待将军领兵退回安邑之后,又大可再重新进攻河东北境的永安、杨县、平阳等城邑,如此,只怕”
“嗯。”
听到阎行说起这一点,牛辅顿时也沉着脸,开始思索起来。阎行所说的,在牛辅听来,很有道理,上一次不也是自己一出马,就吓得白波贼寇仓皇北逃了么,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这一次只怕郭太等人,一听到自家出马,立马又会故技重施,逃到太原等地去,然后等牛辅撤军回安邑,白波贼寇又重新大肆进攻,杀回河东郡来。
牛辅想清楚这一点,他也就点点头,只是还是有些不放心,于是又问道:
“可若是我不亲领兵马出战,仅凭你的兵马,你可有信心击败白波贼寇么?”
“额启禀将军,我西凉兵马,胜在奔走快击,来去如风,白波军虽然人多势众,但属下只需要避实击虚,攻敌之必救,击贼于不意之间,不敢说全胜,但仰仗将军虎威,属下敢言,定可击败白波主力。”
“善!”
听到了阎行的取胜保证之后,牛辅击掌赞叹,情绪又高涨了几分,他后面又陆陆续续询问了一些有关白波贼的军情,阎行都是对答如流,显然已经是方略在胸。
半个时辰后,坐在上首的牛辅已经想不出还有什么可以询问阎行的,他干脆也笑了笑,看着阎行说道:
“彦明善于行军打仗,这一点,本将已经了然,可,还有一事,却是需要彦明谨记,行事不可过于急躁,若有大事决断,虽说战事急迫,临机可便宜行事,但还是需要顾及一下这安邑的人心和舆论的。切记,切记!”
牛辅说着话,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有些僵硬,这算是对阎行前面的事情一个了结,就以“行事过急,临机行事”作为结语,压下了所有对阎行不利的舆论攻击,但末尾牛辅还是告诫了阎行本人,河东的战事,他可以战时授权给阎行,可说到底,终究还是要由他这位驻军安邑的中郎将决断的。
“多谢将军庇护,属下谨记良言!”
阎行恭恭敬敬地拜谢答道。
和牛辅的这一次会面结束之后,阎行来安邑的目的也算是完成了,有了牛辅这个态度,来自安邑后方的军需辎重,至少在白波乱事平定之前,就会源源不断,继续供应,不怕被河东郡府刻意刁难克扣,而那些攻讦他的舆论,有了牛辅这当面的断语,也就表示牛辅已经要全数压下、力挺阎行了。
安邑的事情解决了,牛辅的态度也明了,阎行想着绛邑、临汾百废待兴的诸多事情,加上安邑城中如范氏等大姓,这个时候只怕对自己是咬牙切齿,阎行也就没有在安邑滞留多久,期间和已经晋升为别部司马的甘陵见过一面后,就又匆匆往回赶往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