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听到这话,直感觉到绝望,他半晌沉吟不语,邓希诏又道,“皇爷,其实锐勇军之所以战斗力强,皆因其有钱,苏杭给当兵的厚饷,他们士卒的士气才旺盛,愿意为他卖命。”
“他们钱从何来?”
“虽然有税粮收入,但他们大部分钱财都是抢的,从朝鲜和倭国抢的钱财,连他们生产火器的钢铁、煤炭都是抢自朝鲜。”
皇帝沉思后,又问了周英元的情况,邓希诏讲了前段时间奖学金的事情,崇祯感叹周英元对自己的忠诚,挥退邓希诏后,崇祯陷入沉思,钱,有了钱才能让士气提高,才能打造更好的火器,才能打败锐勇军,官军也应该大力发展火器,听闻澳门的佛郎机人火器就非常先进。
可是,一切都需要钱,偏偏国库空空如洗。钱从哪来哪?加征练饷、剿饷的事已经引起来全国骚动,朝中也很多人反对,如今是一点加派也不能了,继续加征就是将百姓推到流寇那里去。
邓希诏的话:其实锐勇军之所以战斗力强,皆因其有钱,这倒让皇帝眼前一亮,打败锐勇军也并非没有办法,只要更有钱,造出厉害的火器,就能打败锐勇军。
可是,各地战火纷攘,国事如焚国库如洗,怎么好呢?各地督抚都说军饷短缺,战守皆难,求皇上饬令户部火速筹措军饷,皇帝看着御案上高高的一堆文书,皆是催粮催饷的,不由得长吁短叹,
这一夜,他睡得很不安稳,做了许多噩梦,第二天早晨退朝之后,崇祯为筹饷的事,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法子,向皇亲国戚们借钱。
苏杭曾经建议,把豪绅地主的土地分配出去,然后官绅一体纳粮,倪震南在奏疏中要求自己下诏,责令江南大户自动认捐兵饷,倘有违抗就把家产充公。
皇帝当然愿意,但施行起来阻力太大,不仅江、浙籍朝臣反对,内阁和户部的大臣们也都说不可行,大明只剩江南还安宁了,如果此策施行,惹得江南大乱,大局更将不可收拾。
向皇亲国戚借钱总可以吧,他们受国厚恩、与国同休,等以后朝廷有钱了,再还给他们就是,可是向谁借呢?
那些朱姓藩王不用想,个个贪婪如猪,肯定是借不来的,京城的英国公?成国公?皇后的娘家?田贵纪的娘家?或者武清侯李家?这些皇亲国戚在京畿一带兼并土地,经营商业,都积起来很大家产,皇帝是知道的。
两个国公家都传了二百年,底蕴深厚,武清侯家是万历皇帝的母亲孝定太后的娘家,目前这一代侯爷李国瑞是崇祯的表叔。当万历亲政之前,国事由孝定太后和权相张居正主持,相传孝定太后经常把宫中的金银宝物运往娘家,有的是公开赏赐,有的是不公开赏赐,所以直至今日,这武清侯家仍然十分富有,在皇亲中首屈一指。
周家和田家是新晋皇亲,但暴富的非常快,也非常有钱。这些皇亲国戚要是有一个能够做个榜样,其余众家才好心服,跟着出钱。皇帝不肯刺伤皇后和田妃的心,不能叫周奎和田宏遇先做榜样,想来想去,只有叫李国瑞做榜样比较妥当,因为他最有钱,家受皇恩也最重。
皇帝又想,借钱未必顺利,万一遇到抵制,势必严旨切责,甚至动用国法。但是这不是寻常事件,历代祖宗都没有这样故事,祖宗们在天之灵会不会见怪呢?所有的皇亲贵戚们会怎么说呢?会不会伤害自己圣君的名声哪?这么反复想着,他又踌躇不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