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第三章 书里乾坤(2 / 2)

【来自山野的征服】5个月前 作者: 万峰真人

他看到了他们家桌上摆放的书,是《红旗谱》,《星火燎原》,《精忠说岳》。他的眼睛亮了,目光落在了书上面。他欣喜若狂,由于紧张,心也不由自主的“咚咚”的跳动。

他马上搭讪着黏了上去,嘴里甜甜的喊起“朱伯伯,牛伯伯,马伯伯”来。见人家劈柴便去帮着捡柴块,码柴片;见人家砌圈垒房,就去递砖提浆。

这份乖巧,可爱,机动,灵活。既引起了三个老人的注意,又使他们产生了喜爱之情。更猜到他一定有某种目的。

这三个伯伯都有好书。尤以朱伯伯的那本残破的《星火燎原》,对他最有吸引力,引得他茶饭不思。他对这本书梦寐以求,无论如何都想得到,心满意足地尽情的一观。

这本书,大都出自中共高级将帅,红军士兵,也有极少部分出自参加长征的革命家之手笔。是最艰苦卓绝的红军长征时期的全景回忆录,是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中国人民军队的伟大史诗。战争的硝烟,艰险的道路,恶劣的天气,极度的饥饿,凶残的白匪······这一切仿佛都在他眼前弥漫,展现。

曾在八路军队伍里当过侦察员的牛伯伯,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并点破说,小鬼头,你是在打书的主意吧?

而老红军朱伯伯则对他疼爱得不得了。不仅把书送给了他,还常常把他留下来同他们一家人吃好吃的。还给他讲故事;讲做人的道理。每次见到他从门口过,都要把他叫进家里,或留他吃饭,或塞给他水果零食之类。

他的哥哥在大队小学代课时,珍藏有一套《红楼梦》,用牛皮纸包着,把它锁在书柜里,精心保管着。恰好第一卷被他的好友,农场的一位青年农工借阅。当那人把书还回时,他随手放在了书柜之上,而忘了将它锁进书柜里。

这书放置于显眼位置,恰巧被卻明看见了。当时可说是如获至宝!

拿上书,找个地方躲起来。不管天塌地陷,一口气就看完了。

那“青埂峰下”,那”空空道人“;那”葫芦僧乱断葫芦案“;那“贾宝玉初试云雨”;·····引人入胜,勾魂摄魄!为了能够看到全套的《红楼梦》,他偷偷撬开了哥哥的书柜·····。

有人说,“真三国,假封神,一部西游笑死人。”他借到了一本《西游记》,借书的人特别钟爱此书,虽然答应借给他书看,但要求很是苛刻。一,书不能弄脏;二,书不能弄皱;三,书更不能有所损坏;四,借期止是一天。愿借拿走,不愿借拉倒!

卻明赌咒发誓拿到了书,慌忙火急就跑回了家,凑近十五瓦的昏黄灯泡就急切难耐地打开书本,一字不落地看了下去。慢慢看入了迷。直至全然进入了忘我的境界。夜深人静之际,居然按捺不住,疯狂大笑!原来,机智滑稽的孙悟空,最善于捉弄妖精,尤其善于捉弄好吃贪色而又呆头呆脑的猪八戒。这常常使他笑得前仰后合,“格格格”的清脆笑声在深夜的山村划破夜空,逗得狗儿狂吠。

他经常看书看到夜半,且时常在大半夜无缘无故的大笑出声。经常把一家人从睡梦里笑醒过来。

母亲为此,经常会半夜起来敦促他睡下。但他没有一回听从过母亲的话。而他的无缘无故大笑,引得母亲十分的担心。母亲一度以为他读书走火入魔,害了“失心疯”之症了。忧心忡忡了一段时间。曾无限忧虑地对他的父亲说起过此事。

父亲摇摇头,并不以为然。

看书看到某种神秘玄妙之境,便会无端端出现魔影仙踪。那《水浒》一书中,第四十二回,宋江下山,原本要去接其父宋太公上梁山。却在只有一条独路,四面崇山峻岭的还道村路遇官兵追捕,慌乱之间,钻入玄女之庙,明明就在神厨里藏着,赵能赵得及其官兵就是看不见。亟待要看见了,神风又起,不是直接吹灭火把;就是将渣滓吹入手举火把者的眼中。九天玄女,法力无边,曾经帮助黄帝打败蚩尤。她是殷商王朝的祖先。召见宋江,并赐给他三部天书。这三部天书里有玄机无限的兵法和卦象。这使得卻明一度走火入魔,整日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梦幻之中,企盼能遇到上仙,赐给法术,天书,或某种法力无边的神杖。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他着魔般寻找破庙烂覌,甚至村人用作野外烧香敬神的神龛,也曾膜拜到极致。以为会有天神依附。

通过各种手段,包括“极端手段”,他在童年,少年时期,阅读了《精忠说岳》,《孔雀东南飞》,《水浒传》,《三国演义》,《星火燎原》,《封神演义》,《西游记》,《红楼梦》,《青春之歌》,《较量》,《儿女英雄传》,《镜花缘》;《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精忠说岳》,《红岩》,《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山村枪声》,《平原枪声》等等书籍。

他想当诗人;想当作家,想当英雄;想成仙成佛·····。

卻明在人生成长的道路上,整日沉浸在书籍之中。蒲松龄曾说过“艺痴则技必良,书痴则文必工”。由于满腹文章,卻明自然常常能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家庭教育十分严格,书籍又赋予他正能量。

好的书籍,在人生道路上,意义非凡;在人生处于分水岭的时候,影响更是无可替代!

那时候即使小,没有一个孩子是不可以不干活的,尤其是在农村。卻明经常假装出去扛柴,却悄悄带着书籍钻进了草树茂密的隐蔽之处,忘我阅读。读完一本书,全身上下就会被各种蚊虫,蚂蚁叮咬的疙疙瘩瘩,惨不忍睹。返家时两手空空,他便有意爬到柴垛上去,故意将某一根柴竖立起来,然后扛上肩,作势往柴垛上用劲一丢,故意弄出“咚”的一声巨响,以使母亲误以为他扛柴回家了。另一种偷懒方法是,看书看到天完全黑了下来,这才以夜幕做掩护,偷偷去抽人家用砍倒的树木来做成的玉米地或菜地的栅栏。这里抽一根,那里抽一根,很快就可湊成一捆柴。而菜地或玉米地就在寨子中间或寨子旁边。

通过读书的自我受教,翻江倒海,上天入地的卻明安安静静了下来。

慢慢的,不再顽劣;慢慢的,不再闯祸;慢慢的,知书达理~~~~

每当想起逝去的父母,他的心中就会因此而充满自责和愧疚。

他还未来得及去考虑关于父母的任何方面的问题,稀里糊涂间,父母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父母眼中,他就从来没有长大过。父母一直把他当做小孩,言犹在耳。那种真切,仿若昨日。

在他小的时候是用怎样的口吻,神态与他说话,直到临死之前,始终没有变化。

他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在父母心中,自己何以总是长不大呢?为什么父母总把自己当小孩子?尤令他深感遗憾的是,此生自己已不能像兄长们那样,被父母视作成人来做彼此的交流;父母没能真正享到一天自己的福,才是使他抱憾终身的最大憾事!

父母的即将离世,事前竟没有一点迹象。不过,即使有,读书过于沉迷的他,也不会做过多的留心与思索的。

仔细想想,卻明是觉得自己真的还远没成熟,平白无故就耽误了陪奉父母或对父母的行孝。

只是,现实使他深深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世人都须懂得,你无论对什么东西沉迷,都不要妨碍了对老人侍奉;都不要耽误了对老人的行孝!

然而,就年龄来看,自己也已老大不小了。痛苦的是,自己怎么还有那么多的天真迂腐之气呢?他陷入深深的痛悔之中,埋怨自己为什么在父母健在之时,压根没有想到要去为父母做点什么。比如,分点忧愁;比如,担些苦累;比如,让他们开心;比如,让他们享福······

而父母,则几乎为自己操碎了心,这种悔恨常常来袭。真正的是书中才几日,世上已千年!自己一个劲沉浸于书中,而忘了世事,等一抬眼,便已斗转星移,沧海桑田。

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言道,养儿才报父母恩。他从记事开始,便深陷于书中而不能自拔

等他稍有警醒,有些事便已成永恒。

他虽然早已养儿,但父母之恩,却再也无法回报了!

他认为,自己之行为列入不孝之四,应无不当也。(未完待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