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搬运一小段,李浩神色一动,停了下来。
想到之前张建林说过的,何芸的女儿比较关注自己,说不定是自己粉丝,这期的节目也会看。
那个小女孩,李浩虽然没有亲自见过。
但他偶尔翻朋友圈的时候,也看到过何芸在晒女儿照片。
想到那个看起来挺正常可爱的小女孩,居然患上了这种难缠的病症……李浩轻叹,决定改变计划,换另一首歌来和张晶蕊PK。
“反正不管用哪首歌来参赛,淘汰也好,晋级也好,两首歌都是可以唱出来的。
那不如用《海底》算了。
这首更应景,也更治愈一些。如果芸姐女儿真是自己粉丝,被她看到了,产生一些好的变化,也算功德一件。”
有些东西,早一些发布和晚一些发布,造成的效果差不挺大的。
更何况,何芸的女儿正好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
相对来说,在张晶蕊擅长的领域PK,去战胜对方的意气之争,看起来就没那么必要了。
念及此,李浩放下了当前的歌曲,选择了搬运海底。
这首歌的背景,在获得歌曲的同时也给了的。
原作者,感觉像一个人生坎坷,觉得无望的可怜人自述。
改编版的作者,则是人生坎坷,不过走出来了。
这种处境的创作者改编出来的,确实更容易让人共鸣。
李浩记得以前,在逼乎上看到一个话题:有人觉得白居易的同情心比杜甫的强。
那个观点的论证下,有一个观点李浩印象很深。
那个答主说,白居易像站在岸上落水的人,觉得落水人很可怜,想象他各方面的痛苦挣扎,觉得值得同情。
而杜甫,本身就是那个落水者,能代表落水者把真实的感受写出来。
或许白的同情心不比杜的弱。
但处于水中的后者,更能体会那种真实的挣扎痛苦,表现出来的同情更能引起共情。
当时这一首歌,不管是鱼龙混杂的短视频平台,还是号称人均985211,年入百万的逼乎,认可度和热度都很高……
感觉除了歌曲本身的质量,跟演唱者创作者人生本来就比较坎坷,更容易体现真诚和同情有很大关系。
……
二线地级市湘州,第二人民医院。
某个会诊室里,坐着两人,站着一人。
坐着的两位,一个是穿着白衣大褂的中年男子,一个看着十一二岁的面容姣好的小女孩。
站着的,是一个三十七八岁,虽然面容憔悴,但相貌底子很好的女人。
何芸看了看自己表情无悲无喜的女儿,再望了眼正在看着检查结果的医生,用有些沙哑的语气问:“医生,我女儿检查的结果,相比上一次怎么样?”
医生的表情闪过一丝犹豫,沉思着道:“……稍微严重了那么一点,不过只要按时吃药,经常关心患者,询问她的需求,时常来复杂,更容易控制病情,产生好转。”
何芸看了自己面无表情的女儿一眼,内心一叹。
她感觉自己已经把能做的都做了。
女儿对她是不哭也不闹,说什么都点头答应。
除了说正事,很少主动和自己聊天。
没有很多关系很好的母女,敞开心扉相处的那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