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秉文也道:“明公这办法非常好,谨遵执行。”
李耀武大喜,拉着丁成玉的手说道:“丁兄弟,寻好美人后,定好良辰吉日,我等共来讨杯喜酒喝。”
……
丁成玉等人都走了以后,李耀武将陈秉文单独留了下来,说道:“先生,关于营田司军民普及扫盲、推广儒教,先生可有腹案?”
在军中普及道义,战国时吴起便已开始。吴起提出“道、义、礼、仁”四德观,认为“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强调四德在治军中的首要地位。
吴起主张用仁义礼治来教化士卒,使其有羞耻之心。大凡士卒有了羞耻之心,国家则“在大足以战,在小足以守矣”。吴起认为教化的目的,是激励士卒把个人安危于国家兴衰联系在一起。
近代以来湘军、淮军、北洋军,都不例外,均强调以儒家教化士卒。
陈秉文道:“回明公,秉文欲在各堡设专员教导、督学,各屯则聘人兼职。军民每十日学习一日,内容则以儒家三纲五常为主,三纲者,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者,礼、义、仁、智、信。”
李耀武说道:“先生讲的非常好,正是我心中所想。只是需进一步强调忠诚与为民四个字,忠诚要与军中家规相结合,需忠于国君、忠于主帅;为民则需与军纪“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相结合。先生以为可否?”
陈秉文道:“明公所言极是。”
李耀武又道:“我欲仿照先生方案,每年冬月至次年五月,非战争战备期间,令各都都头或副都头集中轮训,每十日学习二日,主要一为学习《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司马法》《三略》《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七书,以便于在今后战争中能起指导作用,少犯错误,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可由我自己并偶尔聘请军府名将授课;二为学习儒家教义,由先生主授课;三为考核武艺。成绩优异着优先予以重用。先生以为如何?”
陈秉文拍手叫绝,说道:“明公能举一反三真神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