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之前皇帝宁愿空口赐爵给天下万民,也不愿减免租税,哪怕李斯和赵佗提议了,但到了最后所减免的份额也不算太多。
认真的来讲,现在秦国的财政已经是有些入不敷出,虽然还没破产,也是赤字频频。
赵佗估计皇帝很清楚,否则不会通过加赋税来维持国家的开销,但皇帝并不愿意停下,或者也很难停下前进的步伐。
秦国这辆马车,自从商鞅变法之后,便驶上了一条高速通道,以极快的速度超越了六国,兼并天下。但同样的,在高速行驶了上百年的帝国马车,并不是那么容易停下来的。
子婴抬头,有些希冀的看着赵佗,说道:“君侯向来多智,又得公输秘法传承,屡屡献出强国之法,或许有开源生财之道,缓解当今境况。”
“开源生财之道?”
赵佗转头看向远处还亮着灯火的行宫。
这样的法子,他自然是有的。
既然快到了齐地海边,那就可以从盐政下手,将如今耗费薪材和人力颇多的煮盐法改革成晒盐法,降低成本而增加产量,用此万民所需的东西来为帝国增加财源。
只是那样有用吗?钱越多,粮越足。
皇帝的野心和迈动的步伐也就只会越大,他前进的步伐就更不会停止下来。赵佗这次回来后,就明白了,跟在始皇帝后面缝缝补补终归是无用。
晒盐法这类的生民利计,他会弄出来,但不是现在。
“或许该想办法让皇帝去看看他治下的黔首万民,到底过的是怎样的日子。”赵佗仰望星空。
耳边再次响起白日封禅时,始皇帝说的那些话语。
赵佗当时没有恭维和拍马,只是同样的借用比喻,向皇帝表达了他自己的看法。
“你想做永不落下的太阳,但这天下,又经得起太阳几年的暴晒?”
泰山一夜,十分平静,并没出现什么意外。
待到第二日一早,始皇帝并没有立刻下山,而是带着群臣再次前往泰山之巅,亲眼看着那云海中朝日初升的场景。
他的表情很严肃,那双眸子一直盯着那从云海中升腾的太阳。
直到太阳升上了高空,他才收回了目光。
没人知道始皇帝在那一刻想的是什么。
待到观赏完日出后,始皇帝便带领群臣从泰山阴坡下山。
然后整个封禅队伍,又马不停蹄的前往泰山南边的梁甫山,在那里筑坛以祭祀大地,最终完成封天禅地,完成了整场封禅之礼。
封禅之礼顺利完成,这一次东巡的首要任务就算是搞定了。
在济北郡守组织的“百姓”高呼“陛下万年”的热烈氛围中,始皇帝很高兴,在激情涌动之下,也不再考虑帝国财政的问题,大手一挥,决定免除整个济北郡一年的徭役和租税。
这样的慷慨,更引发了一阵热烈的欢呼,万众皆呼“陛下仁德”。
赵佗看见在听到皇帝宣布免除济北郡租税的时候,治粟内史王戊已经变成了一张苦瓜脸。
除了王戊之外,同样脸色铁青的还有那些被罢黜的儒生。
封禅之礼,乃是他们儒家一直所鼓吹的圣王之礼,也是他们连同方士一直劝说建言,这才让皇帝起了封禅之心,整个过程中,他们不知费了多少心思和精力。
但到了临头,皇帝却一脚将他们给踢开了,这又算个什么事啊。
好在有淳于越被剥夺博士身份,并贬斥离去做为惩罚的例子,又有左丞相王绾和周青臣进行安抚,这些儒生才没有大肆聚集讥讽,生出怨言。
但怨恨是必不可少的,他们看着那位帝国统治者的眼神,不再是看着一位圣王君主的眼神。
“皇帝不用忠良之言,罢黜吾等贤良人士,刚愎自用,独断专横,真乃独夫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