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五十四议和(一)(2 / 2)

【宋翔】4个月前 作者: 木林森444

杨炎接着道:“还有一点,我们就算与金人议和,但也绝不能以割地、称臣、纳币为条件,只是让金人退出大宋国境既可。”

赵忱怔了一怔,才道:“如果不用割地、称臣、纳币为条件,金人会与我们议和吗?”因为大宋历代以来,但凡对外议和,莫不是以纳币、割地为条件的,南渡之后,甚至向金称臣二十余年,这也以经成为大宋议和的定式,因此赵忱乍一听说不用割地、称臣、纳币,那还叫什么议和。

杨炎笑道:“小忱放心吧,现在金人受困于江南,内无粮草,外无救军,只怕是议和之心更甚于我大宋,还会讲什么条件,只要能够平安过江,退回北方去就可以了。我看过不了多久,金人就会派人来试探我们是否有意议和。”

赵忱点点头,忽然又问道:“如果金人一定要以割地、称臣、纳币为条件,方才准许议和,我们又该如何办才好。”

杨炎神色一凛,道:“如果金人果真如此,那么我大宋也绝不能妥协,尽可玉石俱焚,也绝不可答应金国的这些条件。”

赵忱这才露出笑容,道:“好吧,那就如姐夫所言,暂时与金人议和,等我们安定了大宋內部,系精粮足之时,再去进攻金人,收复失地。”顿了一顿,忽然又皱着眉头道:“就算陈相公,韩枢密那里好说,但其他人怎么办?比如辛幼安,是他劝我定都建康的,这来建康的一路上,他对我几乎言必称恢复,我也曾向他承诺,必会以收复失地为任,如果他知道朕与金人议和,会不会对我失望呢?”

杨炎摇揺头,道:“我们与金人议和,不是为了苛安一隅,而是为了争取集攒力量的时间。辛幼安是有大见识的人,且精通古今之事,相信他会明白这一点,只要善加解释,必然会明白你的一片苦心。不过议和之事我们先不要主动提出来,等金军派来使者之后再说。”

果然就在三天以后,金军派来了大宋的降臣李耀来到建康,试探建康朝廷是否有议和意向的态度。

李耀的到来,立刻使建康的朝野上下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支持也有反对。赵忱对此不置可否,交给执政大臣们去讨论。

果然如赵倩如所料,陈俊卿和韩彦直虽然主战,但却是持重的人,也清楚目前的局势,认为只要条件合适,现在到是不妨与金国暂时议和,以求两国罢兵,好集中全力对付赵恺。刘珙虽然有些不甘心,但形势如此,也不得不同意议和。而梁克家和洪适本来就主张议和,因此也更是不反对。

但两者的区别在于陈俊卿、韩彦直、刘珙等人坚持认为议和的条件只能接受交纳岁币,其他割地、称臣绝不能接受,而且岁币的数量不能过绍兴议和。而梁克家和洪适则主张,为了达到让金军尽快退兵的目地,适当割让一些土地也能接受,而称臣一项,只要不太过份,也不妨可以答应。

史浩因为一时摸不清赵忱的态度,只好不作表态。不过这几个月来他一惯如此,因此其他人也没有理他。

赵忱仔细听从两派的意见之后,这才做出了自己的决定。第一让大臣们明确,这一次议和只是权宜之计,并非与金国真议和,日后大宋整兵北伐之时,任何人都不得以与金国有议和之约为借囗,阻止北伐。第二,议和只能保证让金军平安返回北方,而不能接受金国的任何条件,割地、称臣、纳币均不许,否则宁可与金军决一死战,玉石俱焚,也绝不答应议和。

陈俊卿和韩彦直到是没想到皇帝的态度比自己还要強硬,不过两人到也觉得颇为欣慰,赵忱到也不像前几任皇帝那样软弱。由其是第一条,以前朝廷争论是否北伐吋,往往就有不少大臣以与金国有议和之约为借囗,加以阻挠。甚至连自己加强战备都会有人说怕惹怒金国而阻止。现在皇帝明确提出,议和只是权宜之计,也为曰后省了不少麻烦。

而梁克家和洪适虽然对皇帝的这番表态不算太满意,但毕竟皇帝以经答应了议和,和以前相比,这以经是一个不小的改变了,至于其他的事情,可以以后慢慢再说。

决定之后,建康朝廷立刻有人转告给李耀,大宋有意与金国议和。李耀听后也十分高兴,立刻带着这个好消息回到了镇江府。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