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学校,徐畅然考虑的还是小说的事情。根据蒲莉的一些意见,结合自己的思考,徐畅然抓紧时间对小说作了一些修改,因为杨嫣已经把小说拿到《燕京时报》副刊部。
一个大的修改是把小说中的“新人”定义为“半人”,即半人类和半机器人的新物种,“半人”这个说法更准确一些。
“半人”的大脑中有一部分“神经网络”,和脑神经连接在一起,使其在感性和理性上达到了非常和谐的地步,仅这一点就远远超过目前的人类。
“半人”的神经网络还以一种无线连接的方式接驳外部网络,能够以大型计算机的速度处理海量信息。相比之下,人类还要再过20年才发展到随时拿一部手机和外部网络连接的状态,无论连接方式还是处理方式都显得低级。所以“半人”在能力和效率上远超人类。
原来的小说文稿没有提及“半人”的来历,结尾是开放式的,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它的来历,这种处理方式有好处,就是激发读者想象和讨论。
但有些较真的读者会认为作者自己也没有想清楚,也不知道答案,把问题甩给读者。是继续原来的开放式结尾呢,还是给出一个答案,确实费人思量。
徐畅然再三斟酌,决定修改原来的开放式结尾,给出一个说法,在小说结尾,暗示“半人”的出现与宇宙中的“无机人”有关。
“无机人”在“半人”的基础上又进了一步,身体中已经没有人类和半人中的有机成分,存活的时间很长,掌握的技能和意识都非常强大,这样,“无机人”在宇宙中取得了一定位置,并把目光对准了地球,对地球上的有机体抱着一种无所谓的可以随意杀戮的态度。
从人类到半人,再到无机人,越冷酷无情的物种越强大,越能够获得“宇宙法则”的支持,这是隐藏在小说中的一个逻辑链条,只有深具阅读经验的读者才能把握住这一带有黑暗倾向的链条,而普通读者看到的只是人类取得胜利这一光明的结尾。
徐畅然设置这一逻辑链条,是有感于华国文化对于人类整体命运缺乏思考,在华国人的潜意识里,人和天是连在一起的,天永恒,人长久,天长地久,无穷无尽。
而小说表达的意思是,天,可能没那么长;人,可能没那么久,人处于变化的环境中,没有什么东西是理所当然地存在的,人类在地球上的历史其实很短,而且随时可能消失。当然,即便有这样的想法,人也不应该颓废,应当激发自己的潜力,去迎接和改变自己的命运。
这样修改一番后,徐畅然对小说的内在价值也比较满意了,小说在文本上自有其价值,而不仅仅是一个变相的电影剧本。
小说修改完毕,过了两天,杨嫣打来电话,说《燕京时报》副刊部主任已经决定连载,主任看到稿子很兴奋,认为和眼下正喧嚣的千年虫新闻搭配上了。
千年虫新闻?徐畅然听到这个名词,不由笑了。
这是2000年前后在全世界雷声大雨点小的一个新闻。千年虫指的是电脑系统可能存在的漏洞,即从1999年进入到2000年时,电脑可能不适应这一年份跨度的变化,导致系统的崩溃,影响一大批行业,特别是对电脑系统依赖较大的政府机构的电脑,以及铁路、航空、股票等领域。
大家都但心进入2000年时电脑系统出事,引发世界性的瘫痪和崩溃,眼看还有一个月就进入新世纪,各种千年虫新闻铺天盖地,表现出人类对电脑世界的无知和恐惧。
副刊部主任觉得这个时候推出一部科幻小说非常应景,而且小说本身也很合适连载,情节曲折,悬念贯穿,大结局令人畅快,可读性很强。
杨嫣对徐畅然说,根据连载的要求,将对小说作一些删减,最后字数可能有20万。副刊部将指定一位有经验的编辑进行修改。
至于连载小说的稿费,比杂志高,因为报纸的市场化比杂志做得好,杂志的广告费不多,主要靠发行量赚钱,而报纸主要靠广告赚钱,经济上比杂志宽裕,但由于小说连载的字数多,只是比杂志稍高一点,达到千字120元,如果读者反向热烈,会有一些奖金,最高可达到千字150元。这样,如果小说能够连载完本,徐畅然可以拿到两万五千元以上的稿费。
对这个数字,徐畅然没有一点感觉,他知道,这个数字只能让他在燕京买三个平方,算是三分之一个卫生间的面积。
接下来要看书籍出版的情况,徐畅然禅精竭虑进行修改,也是为了在出版上有所斩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