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斗结束后,士兵们只是稍事休息,又开始了残酷的战斗,在大雾弥漫的森林中,端着枪四处瞄准,慢慢向前推进,刺耳的枪声响起,有人倒下,其他人则开枪还击,继续向前冲锋。
影片最后,一群日军追击一位勇敢的美军士兵,在令人揪心的追击中,美军士兵终于被追上了,他没有选择投降,而是举枪向敌人射击,影片噶然而止。
徐畅然被这部电影深深震撼,以致于汪曦林和江仁书已经起床都不知道,美军士兵在山坡上的草丛中跳跃,随着枪声响起而倒下的场景在脑海中久久浮现,诗意不是风花雪月,而是在残酷的现实中绽放的,战争片拍到这个份上,怕是很难超越了。
就这部在徐畅然看来可以排进他观影史上前三名,甚至是第一名的电影,居然在美国不温不火,倒是在欧洲受到推崇,得到柏林金熊奖。奥斯卡这个小金人病得不轻啊,或者说,美国文化怎么了,变得这么轻浮?
不过,换个角度一想,又释然了。美国文化仍然保持着那种泥沙俱下的雄浑力量,这部电影不就是美国拍出来的吗?这不正是多元化的表现吗?欧洲人虽然懂得欣赏这部电影,但他们拍不出来,他们有优秀的导演,也不乏优秀的演员,但拍不出这种史诗级别的电影,这不是艺术感觉的问题,而是国家整体实力的问题。
记得有一次听讲座时教授说过,电影是一种通用语言,在21世纪会成为国家文化和国家实力的象征。奥斯卡虽然不待见这部电影,但仍然是美国拍出来的,奥斯卡虽然向全球推销好莱坞的肤浅文化,但美国人还是能拍出严肃作品,给他们一席生存空间。思索这部电影的境遇,感觉很有意思。
徐畅然问汪曦林这些影碟哪里买的,汪曦林说应该是电脑城,十元一张,有些常客能拿到7、8元一张,徐畅然决定什么时候去看看,像《细细的红线》这种影碟是值得买的。
开学第二天晚上,江仁书在寝室里吆喝,问谁愿意去学太极拳,没有人响应,他又说,机会难得,陈式太极拳正宗传人教课,教会为止,谁愿意去,走过路过嘿,瞧一瞧嘿,过了这村就没这店嘿。
“前两场免费体验,不收钱,第三场你决定学了,才交钱,没有学会的,下学期还可以跟着学,不用交钱了。”江仁书说道。
“感觉还是中老年人学太极合适,年轻人没这个耐性。”见没人理睬他,徐畅然说了一句。
“谁说的,学太极拳终身受益,越早学越好。畅然,你应该去看看,不趁这个机会体验一下,将来没机会了。”江仁书说道。
“那我去前两场体验一下,行不行?”徐畅然问道。
“可以呀,要是不感兴趣,以后不去就行了。”江仁书说道。徐畅然决定过两天开课时跟江仁书一起去体验一下。
开学第三天,晚上,徐畅然从图书馆回到寝室,打开电脑,登陆QQ,过了一会,牡丹上线了,徐畅然看了一眼,继续在网上闲逛,5分钟后,牡丹发来一条信息:
“你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