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台下,都一副眉头紧紧锁沉思的样子,在主席台的几位老师就是高翰文的入室弟子。他们是早就知道高翰文的完整讲稿和这一一系列经济学概念特训的。所以倒并不担心。
“没有吗?”
“我倒数五个数就时间到了”藣
“5 4 3 2 1好,那就我说了”
“刚刚,我想了一下,这其实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大到让翰林院争吵个一年都未必有结果。”
“但是,我们新学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化繁为简。”
“我们把刚刚的问题分解成如下几个小问题,大家再思考思考,说不定就有答案了。”
“第一,有人提供公共产品是不是比无人提供要好,哪怕是只有部分人能使用这部分公共产品?”
“第二,如果朝廷不提供,是不是就能完全禁止别人私下提供。万一有人私下提供呢?想想东汉末年的黄巾大乱。”
“第三,有没有一些办法来调和或者绑定公共产品的私人提供者与朝廷的利益。减少利益争夺,最好双赢,双方都能获利那种”藣
“就这三个小问题,我再给三十息,大家思考,思考。我们读书人的目的是为了认识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而不是片面地拒绝新东西。要大胆一些才行。如果读书人比现实还保守,连这些想都不敢想,那你们以后如何应对现实,如何对上报效皇上朝廷、对下安抚社稷黎民?”
坐在最后一排的邹应龙听懵了,这什么意思,难道还要允许私人提供公共物品,这不就是允许私人沽名钓誉,抢夺朝廷公信力吗?
到这时,反而不觉得前面尴尬,更真实地期待后面所要揭晓的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