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电器亦是如此,不但将此前的库存全部清空,而且经营也逐渐踏上了正轨,并从霉军手里拿到许多日用品订单,甚至连通信器材等方面的订单也有。
松下幸之助在1次松下电器公司会议上说:“自从第2次世界大战爆发以来,在座的各位为松下电器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个人表示真正的感谢;现在,松下电器再发展的时刻已经到来,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去做事情,不会再受到任何限制;今后,我们1定要通力合作,让松下电器再迈上1个新台阶……”
世界经历了1场大战,松下电器也经历了1场大战。在这1场大战中,松下幸之助慢慢地“革新”着自己,从思想到言行,而后扩展到行动上。很多人发现,重新回到松下电器的松下幸之助像变了1个人,在与人谈话时经常自我批评,出现错误时也总是首先承担责任。
也是因为有了这次让松下电器饱受打击的战争,松下幸之助在1次讲话中表示,所有就职于松下电器的员工都要保持工作热忱,积极进取,怀揣1颗谦虚之心,努力学习新知识,这样才会进步。为了践行自己的言论,松下幸之助决定走出国门、放眼全世界。
1951年,松下幸之助在韩战打得最激烈之际,启程到霉国去考察。对于霉国的企业管理,松下幸之助早就有所耳闻,其实松下幸之助本人很早之前就期待到霉国本土看1看。
松下幸之助看着霉国街道上的车水马龙和鳞次栉比的摩天高楼,而心中油然而生1股羡慕之情。作为电器制造商,松下幸之助自然关心霉国的同行。为此,在去霉国之前,松下幸之助便制订出了清晰的考察计划:第1,考察霉国市场的情况,估算东洋产品占据霉国市场的臂力;第2,了解霉国的技术,看东洋能从霉国引进什么;第3,寻找霉国大公司连年盈利的原因,设法解决东洋公司时常会出现的面临倒闭的问题。
有了清晰的考察思路,身在霉国的松下幸之助便有的放失地游走于霉国各大公司之间了。松下幸之助首先参观了心驰神往已久的霉国福特汽车公司,观看了“装配线作业法”,同时考察了霉国的工资制度。而后松下幸之助参观了霉国多家电器公司,并在心中将它们与松下电器比较。在比较当中,松下幸之助学到了“产品设计”。
在松下幸之助看来,霉国电器相对而言价格昂贵,但使用寿命并不是很长,电器元件与东洋电器元件并无2致,唯1的区别便是霉国电器的包装更为精美,电器的外形看上去更加美观,这是霉国电器比东洋电器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1个重要因素。
此次为期3个月的霉国之星,松下幸之助最大的收获便是学到了产品设计。回到大阪后,松下幸之助立即召开高层领导会议,把自己要成立“产品设计部”的想法告诉众人。
与会人员很奇怪地问松下幸之助:“总经理,不知道你说的‘产品设计’是什么?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啊!”在当时的东洋企业中,没有1家创立过这样的部门。许多东洋企业的领导者都认为经济实惠的产品始终是制胜的法宝,只要产品的实用性强,就1定会畅销,因此他们忽略了对产品外观的设计,在前往霉国之前的松下幸之助又何尝不是这样认为的呢?
参观过霉国的1些电器公司后,松下幸之助改变了想法。他觉得同类产品放在1起比较,除了质量、价格和性能,产品的外观设计也是不容忽视的1项,而且这1项尤为重要。
因为顾客只有经过使用才能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但在购买之前,产品的价格和外观设计会发挥更大的竞争力。松下幸之助知道,东洋企业想把自己的产品销往国外,如果不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下工夫,是无力与外国产品竞争的。因为纵使东洋企业的产品的性能再好,但若不注重设计,那么也是无法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
有了这样的眼光,松下幸之助便联系了时任东洋千叶大学的校长,向他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和振兴整个东洋企业的大理想。最终,1位来自东洋千叶大学的产品设计教授入驻松下电器担任产品设计顾问,为整个松下电器的产品设计提供指导与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