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步青先生在他给君信的回信中,首先称赞了君信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并对他表示祝贺。继而谈到了一些数学研究中的问题得看法。之后便谈到了第一卷中的关于微分几何学方面的一些见解,并对其中的一些内容提出了一些疑问和建议。在最后称赞了这套书的价值,认为对中国数学界认识数学和研究数学将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代表复旦大学数学院正式向君信订购100套《水木大学数学指南》作为数学院的参考用书。另外苏老先生在信的附加部分还催促君信尽快的将第二卷和第三卷的内容寄到复旦。
而另一封张教授的信与苏步青先生的信的内容相差无几,都是对书的内容提出了极高的评价,并希望见到全部书稿内容。与复旦大学一样,张教授也代表北京大学的数学系向君信订购了100套这套书作为数学系的教学参考书。
与苏步青先生略有点区别的是,大概因为君信是在北京的缘故。信中张教授以非正式的方式试探性的向君信提出了邀请,希望君信能够抽出时间来到北大做一次演讲汇报。
北大的数学系一向都是中国最强的数学系,起码在院系调整之后,除了复旦大学的数学系能够抗衡之外,中国再也没有哪个大学的数学系能够做到如此地步。而北大的数学系与复旦的数学系的关系有点像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数学系一般。在普林斯顿数学系读书的时候,君信上课最常听到的一句贬低哈佛的话就是:这个问题简单的连哈佛的孩子都能理解,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这上面。起码君信听到高尔斯教授说过这句话不下二十次。
这是一次机会,君信希望自己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自然对这种传播自己的数学思想的机会颇为珍惜,毫不犹豫的写了一封回信给了张教授,答应了这件事。
由于是非正式的提出这件事,所以还需要张教授那边个和北大协调这件事情,不过想来应该问题不大。毕竟君信解决了莫德尔猜想,这是一项菲尔兹奖级别的证明;同时君信作为中国学术界在文-革之后的学术界最闪亮的新星,其影响力也已经足够北大对其提出正式邀请了。
不过说到底,演讲的事情还没有定下来,对于这种不确定的事情君信不会太过关注,所以很快就将这件事情放在了脑后,他现在需要更加专注的将注意力放在即将到来的三天后的在水木大学自己的第一节课程上。
任何人对自己的母校都有一种别样的情绪,这种情绪说不出来,可能有时候一点感觉都没有,但有时候会非常的强烈。而如果功成名就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的话,又是何等的风光。如果更近一步,在自己还在母校读书的时候,就接到母校的任教邀请,那又是何等的风光无限。这一点也许连君信自己都不知道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种感觉。不过,君信自己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自己似乎因为这件事情Dr.变得成熟了起来。内心之中,似乎因为接到邀请而产生了一种微妙的变化,不过君信并不排斥这种变化,甚至很享受这种变化。
所以对于三天后的第一节课,君信看的很重,这次比在中科大教学的时候,要更加的看重,甚至于推掉了三天里面的所有事情,专心于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