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日秋的思路是城市与地盘他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消灭多少鬼子,中国的情报显示了一个统计数字,77事变开始、日军陆军兵力为20万,14个师团,海军27万人,和2万空军,而日本可动员的极限是420万人,这是按日本的人口数与日本实行的征兵制计算出来的。
沈日秋记住了这个数字,他不管鬼子现在在中国有多少兵,他是按500万鬼子兵的数目来打的,也就是说沈日秋的作战指导思想是消灭500万日军,让日本人派女人、老人、小孩子来中国作战,让日本人自己把自己掏空国力、人力,可能石原慎太郎也得拿着枪来中国冲锋,只要他身体好跑得动,沈日秋不介意让弟兄们用手榴弹炸掉日本首相的脑袋瓜子。
部队已经安排好了,可是肖山的情况不同,肖山有日军一个完整师团,配有坦克5辆、重炮2门、山炮8门、步兵炮24门,对比38集团军坦克15辆、重炮8门、山炮24门、步兵炮46门,在重火力方面双方约3:1,重机枪38集团军大约是日军的10倍,这是准备使用的火力,根本就没有挖埋藏的备用武器,兵力38集团军攻城兵力约有15万,日军2万6千人,沈日秋明白这些数字有一定的重要性,但更关键地型、战术、训练等要素,就象一个乘法,一项弱就整体实力锐减,这是沈日秋第二次正而八斤的攻坚战。缺少磨练的攻城战,就用肖山这块巨石来好好打磨一番。
日军的布防很有意思,也可以说是无奈之举,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城外布置了战壕,对付进攻减轻城防压力,当然也是因为肖山城太小了,容不下一个师团的日军,每个方向大约布置了一个联队进行防御,肖山是座陛邻山区的小城,日军花了大量力气在城外建有壕沟,里面积满了水,城门用的是掉桥,日军战壕布置更是交错纵横,莫知其奥妙,肖山城位置较高,水攻不成,日军已将城四周树林伐光,一为建立工事,二是为扫清射界,可以说日军的防御是固若金汤、滴水不漏,兵力又雄厚,加上可以自杀冲锋的日本武士道精神,的确不好打,如果好打,沈日秋早就拿下了。
沈日秋找来余则成说:“目前攻城暂不能使用内应,鬼子太多,工事坚固、攻城战可能会耗电时较多,你们得按兵不动,不要做无谓的牺牲。”,余则成感动得不得了,这才是真的爱惜他的潜伏队员啊,比那些用小恩小惠,就要部下们冒死冲锋的将军比,强多了,跟着林总干心里就更有底,余则成下去了,他去琢磨如何更好的运用10师的潜伏力量,助101一肩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