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次将田家烧制瓷器的人挖了过来,而且李家布庄又以绝对优势对田家的反击占了上方,田家虽然一时忍气吞声,暗地里做的动作却不小,其中联合江浙商人便是很重要的一项。
恩,李今是对这些本不以为然,商人重利是自古以来万年不变,所以自己没有触犯到别人的底线,那些商人脑子进水才会联合对李家下手,吃力又不见得讨好。
但宁致远种出的这么多甘薯,这事....着实出乎了她的意料。
以李家一家,是绝对不会独自买下这么多甘薯的,这里面有巨大的利益是不错,但是危机也大。
粮食的事情,向来便是重中之重,产量如此反常的甘薯,想不引起圣上和朝廷的注意都难,李家若是独自接下了,便是众矢之的,怀璧其罪了,田家够聪明实际也够凑巧,召集了江浙许多零散的商人,这个问题或许便不大了。
这些商人是江浙一带与外界的纽带,朝廷对付三两个可以,若是全部针对,江浙便乱套了。
商人地位低是不错,但却是十分重要。
但李今是又觉得,就算自己买下了全部的甘薯,危机也没有卖给自己甘薯的宁大官人这般大,她觉得宁致远实在不应该是这么....愚蠢的人。
她很疑惑,但她无计可施,木已成舟,她现在能做的,便是将瓷器生意好好经营,扩大,然后,再向别处发展,如果她还没有嫁出去的话。
宁夏卫,宁大官人看着李定方写来的信,若有所思,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李定方将红薯的去向及江南一带商业的大致情况说了一遍,包括了李家和田家的争端,让宁大官人心中想到了一个好主意....恩,应该是坏点子。
关于李家的决定,因为宁致远并不清楚李家的处境,所以也不能很好的理解他们,但既是如此,也方便了他行事。
只是李家担心的事他早已明了,看待崇祯宁致远也不是靠着那些没谱的后世知识记忆,但通过这么些天来,他也知道崇祯是个什么样的人,和史书上还是有些相似的,有意无心,就算他很眼红,也不会强取豪夺。
更何况他也不是没告诉崇祯。
早在他宁夏红薯收成时候,他便给崇祯递了折子,详细地说着是要推广这种作物,其中包括有选种的方法,种植的月份和生长条件,只是没有施肥和去顶,总归是要有所保留的,当然更多的说的便是他自己花了很大的代价才种出了这些作物,很辛苦,一定能让大明中兴,一颗忧国忧民的心...
中兴这个词,让崇祯兴奋了许久,而这甘薯的收成,也让他兴奋了许久,但残酷的事实再次打击了他,他清楚这推广并不是一个短期内可以完成的事情,至少需要几年的周期,而土地大多被商人富户和朝廷官员占有,而且他的命令下达下去却大多敷衍,他一个皇上也不能自己每天去地里监督种地,于是打算先物色一个好的人选,徐徐图之。
也让他明白了一件事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