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文武百官也差不多赶至殿中,众人分成两班列于丹墀之下。
左边文官,以丞相葛丹臣为首。
右边武官,以大元帅皇甫明为首。
天子在龙椅上坐定,身子微倾,朗声道:“何人鸣天鼓?”
葛丹臣移步而出,奏道:“起禀皇上,是为臣鸣天鼓。”
天子微讶道:“爱卿有何奏报?”
葛丹臣道:“钦天监诸葛云夜观天象,事关我朝气运,可由其先奏。”
天子注目诸葛云,道:“哦,有何警示?”
诸葛云便将“荧惑守心,于主不利”之事,说了一遍。
大梁国近来不大太平,文武百官均心中不安,如今又听此言,一阵大惊。
天子听了此言,面上也是一片惶然。
这时,大元帅出班,洪声道:“我朝上依紫阳仙宗,有百真护持,下有雄兵百万,战将千员,又有镇运神器——九龙玺,皇兄何须忧虑。”
天子听了略安,点了点头,又问葛丹臣之事。
葛丹臣道:“皇上莫非忘了天机子的诗吗?”说着,抬眼瞧了瞧天子,见其一副若有所思的表情,便接着:“此诗前半段国师罹难、木龙解妖毒、庞仙作乱三事,均已应验,而今前有奇异天象,后有龙钟长鸣,这是不祥之征兆,不得不防啊。”
百官深以为然。
就在这时,忽听殿外一片喧嚣。
文武百官大惊,俱朝外往去。
只见,一道灿灿白虹光,从半空中飞来,直射金銮宝殿。
那白光显然是道法所凝,宫外的兵将们俱是肉体凡胎,无法阻挡,见此光直射正殿,不由地大呼小叫起来。
大元帅皇甫明见状,不由一阵冷笑,走到正殿之前,张开阔口,喷出一道红光。
“轰——”
击在白色虹光之上。
虹光一触就敛,消失不见。
“啪——”的一声,从空中掉落一个卷轴来。
早有卫士上前,捡起卷轴,跑上玉阶,双手奉给大元帅皇甫明。
皇甫明撇撇嘴,摊开卷轴一瞧,不由地冷笑三声,复转入内殿,双手奉给殿官。
殿官不敢怠慢,接过卷轴,双手奉给天子。
皇甫嵩瞧了胞弟一眼,见其面色颇为难看,心中很是诧异,于是摊开一看,一张脸顿时也难看起来。
原来此书乃王蛮供虹光所送。
大致的意思是天妃的来历非同一般,是此次劫难能否化解的关键之一,希望带她离开大梁国等等。
皇甫明实在忍不住,怒声道:“皇兄,这仙湖宗的王蛮太过无礼,竟敢打天妃的主意,请准臣弟带上甲兵,将他捉拿,千刀万剐,方能解心头之恨。”
葛丹臣不明就里,便问其故。
皇甫嵩便将卷轴下传。
文武百官一瞧,个个义愤添膺。
这世上有两种仇很难分解,一是杀父之仇,有不共戴天之恨。二是夺妻之恨,也极难消解。
王蛮人不出面,传书而至,这种行为当真无礼之极。
殊不知,王蛮也有不得已的苦衷。
大梁国皇城有九龙玺坐镇,此宝气运之厚也极为惊人。
皇宫之顶上有九条金龙护持,对邪气、妖气有极强的杀伤力,而对它族的气运也有很强的感应。
王蛮身上的气运主要得自妖皇令,气运之强,举世罕见,若冒然入宫,必然至两股气运互相搏斗,直至一方消亡为止。
大梁国乃次周天星辰大阵基点之一,举足轻重,所以,王蛮不得已采取这种传书方式,没想到引起了很大的误会。
众官议论纷纷之际,丞相却陷入了沉思,心中暗忖:“兰香若闻,其运在王。龙钟长鸣,其迹已现。天命有定,退而求全……”
忽然间,心头电光石火一闪,已尽悟其义,暗道:“天妃名闻若兰,而仙湖宗宗主名为王蛮,据传两人本是同乡。此时,王蛮一入大梁皇城,就有警钟长鸣,正应了‘兰香若闻,其运在王。龙钟长鸣,其迹已现。’的诗中之文。
只是,最后一句诗文又隐晦的表示,一切有天定,只有退才能保全大梁国,可是看皇上兄弟俩的态度,显然不甘此辱,欲决一死战……”
想到此处,不由地暗暗捏紧了拳头,“早有传闻王蛮神功天下无双,不可抵挡,若大梁国强抗,必然惨败,但是这夺妻之仇,也当真伤人面子,这可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