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达地就发挥了人海战术,力图压垮这个小小家族。
不曾想,华族人居然团结起来,先有唐门介入,后又来了暮阀军队。
甘达地非但没能拿下高原,反而丢了克什米尔。
最后还是甘达地还是发挥了外交能力,把克什米尔赎了回来。
这也是那个年代,甘达地自以为输给华族是最丢面的事情。
接下来想进军喀布尔,不曾想被阿斯塔法打的找不着北。
这也让甘达地财阀清醒的认识到,这不是面子不面子的问题。
财阀的优势在海上,所以战争就应该从海上开始。
这一思路使得甘达地接下来的发展顺利了很多。
甘阀由海路迅速占领了马达加斯加,斯里兰卡等所有印度洋诸岛屿。
无敌舰队控制了印度洋全境,封锁了亚丁湾。
阿斯塔法的海上贸易,很大程度只能依赖于甘达地。
其后甘达地财阀海陆并进,占领了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南洋(马来)群岛。
一只脚已经伸进了太平洋。
甘阀又南下进攻澳洲,但陆战并非甘达地强项,受到了当地军阀的顽强抵抗。
其后十几年也只能在海军帮助下控制了沿海小半部分地区。
在西元2435年夏季攻势中,甘阀无敌舰队再次从南洋群岛全体出动。
打算绕过澳洲大陆,攻击塔斯马尼亚与新西兰。
顺利夺取了塔斯马尼亚,使得树袋熊臣服。
之后在前往新西兰航程中,传来了南云财阀袭击新几内亚的消息。
这是进二百年来,甘达地海军第一次在海上遭到挑战。
甘阀无敌舰队立刻转向直扑南洋群岛,当赶到时南阀联合舰队已经撤离。
其后则又传来菲律宾群岛被袭击的消息。
甘阀无敌舰队不顾已经被南阀占领的新几内亚岛,直扑联合舰队而去。
无敌舰队开赴菲律宾海域,终于在吕宋岛沿海捕捉到了南阀联合舰队主力。
关于吕宋海战的传说,并不如后世记录的十倍那么夸张。
甘阀战前为了夸耀其无敌舰队的强大,虚张声势而已。
但这个数据,在战后也成功为南云财阀海军战斗力敲上了背书。
同时也成就了和族名将冈村龙三的威名。
即使不用夸张,甘阀的无敌舰队也是南阀联合舰队的三到四倍。
本来世界公认,海军比的就是舰炮实力,被南云财阀打破。
后来被证实,冈村龙三盗取了华族名阵:却月,完成了以少胜多的壮举。
虽然这个阵型在后来的历史上经常出现,但当时不明所以,甘达地输的莫名其妙。
无敌舰队就此成为历史,大洋上的霸主变成了联合舰队。
其后菲律宾群岛丢失,南洋群岛眼看也守不住了。
失去海军依靠甘阀的澳洲计划难以实现,但甘阀最担心的还是印度洋。
甘阀为了保全印度洋的利益,只能同南云财阀谈判。
愿意割让澳洲领土给南云财阀,也同意将余下的南洋马来诸岛一并割让。
南云财阀同意了这个条件,接受了南洋诸岛,并承诺不踏入印度洋。
当时甘阀并不清楚,南云一战赌的是其阀运。
所有财力,所有能源都投入了这支联合舰队。
和族列岛上,南云阀主晚上办公也舍不得多开一盏灯。
相比与自以为是的甘达地贵族,已经忘记了祖先甘达地.格摩高曼的创业艰辛。
纸醉金迷的生活,使得无敌舰队很多年没有更换装备。
只不过从此得到澳洲领土的南云财阀,就此被陷在了澳洲战场。
使得合约上不踏入印度洋的承诺,变成了现实。
为了扩张领土,甘达地加入了反阿斯塔法联盟。
甘阀舰队一度驶入红海,最终迫使阿斯塔法承认萨拉丁独立,并割让领土。
但在实际分配战果时,阿斯塔法承诺割让给甘阀的喀布尔,却被帖木尔占去。
甘阀陆军第二次北上喀布尔,又被帖木尔打了回来。
帖木尔大军一度南下,吓得甘达地财阀急忙求和。
每年缴纳一部分利润作为帖木尔的和平费用,同时为帖木尔开放港口与海上运输线。
从此甘达地财阀一直在帖木尔的军事威胁之下。
接下来的几百年,甘阀处于很尴尬的境地。
在扩张无望,内部人口增长的巨大压力下,民族矛盾与贫富差距矛盾激化。
这很难以依靠只有高尚思想而实际空乏的佛教来化解。
南亚教势力又开始以改头换面的姿态出现,它们吸收了佛教因果轮回。
又披上了佛教众生平等的外衣,在一些新贵们的推波助澜下,迅速传播整开来。
他们所宣传财富的多寡与前世的因果有关系,而今生的地位是天上诸神根据前世所决定的。
以教派核心元老与传教者为婆罗门,
以财产多寡授予财阀贵族与富有者为刹帝利。
平民中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为吠舍。
无产阶级为首陀罗。
破产者为达利特。
并加入了吠舍和首陀罗如果得到传教者身份就能成为婆罗门的设定。
使得低‘种’也接受了现实,并争相去传播这种教义。
新南亚教势力再次抬头,迅速在南亚次大陆上取代佛教地位。
面对这样的局面,甘阀高层确实很想制止。
但无力解决贫富差距,也无法化解民族矛盾,现实面前阀主也只好听之任之。
历代甘阀阀主唯一能做的就是跑去那烂陀寺,跪在先祖甘达地.格摩高曼佛像面前痛哭忏悔。
朱亮总结道:“今天的南亚的‘种’教虽然看似不由出生决定,但社会就此分为等级,人类自相开始歧视。
“低‘种’人得不到教育,得不到好的工作,就更无法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
“这样的恶果就将一代代的传下去,实际上甘达地阀内,比的就是出生。
“没有上进的道路,财阀治理与部队战斗能力都打了很大的折扣。
鸿博!将来可学魏武,唯才是举,莫要学那甘阀自毁前途。”
“学生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