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未曾察觉的时候,他手中的长剑却早已从手中脱落掉在了地上。
营啸二字代表着什么,士徽再过清楚不过。
在剧烈的惊愕之后,士徽马上愤怒的问道:“为何会突然发生营啸!”
士徽知道营啸虽然致命,但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发生的。
现在他很困惑,为何今夜他的大军会突然发生营啸。
面对士徽的不可置信,虞翻连忙将引起大军营啸的原因告知了士徽。
“是方才大营外突然有汉军的战鼓声响起,许多士卒以为汉军杀进来了,在惊愕惧怕之下才引发营啸。”
听到虞翻这么说,士徽更加觉得荒谬及怒不可遏。
“斧山要道皆有岗哨把守,汉军怎么会突然来到大营外敲响战鼓,难不成他们是凭空降落的不成!”
由于对斧山地势的自信,士徽觉得虞翻的话完全就是不可理喻。
但现在是因为什么引起大军的营啸还重要吗?
现在最重要的是,在大军发生营啸之后,他们该如何逃出生天。
就在虞翻要劝士徽赶紧逃的时候,士徽的帐外冲进来了几名浑身带血的士卒。
这几名浴血的士卒冲进来后,直接吓了在场的三人一跳。
幸亏这几名士卒不是旁人,正是士徽的亲卫。
为首的一名亲卫对着士徽焦急地言道:“将军赶紧走吧,不久之后大批乱军就会杀到此处,再走就来不及了!”
这名亲卫的话,将士徽从犹豫中瞬间拉回。
看着他的亲卫身上沾染的血,他知道帐外的情形现在肯定很危急了。
于是士徽再不迟疑,他捡起刚才掉落在地的长剑,便在几名亲卫的护卫下,趁着夜色朝着大营外逃去。
见士徽好似没有带他们的意思,虞翻与孙桓尽皆愤怒的对视一眼,可在对视之后他们还是惜命地跟上了士徽的身后。
而当士徽顾忌自身安全,开始逃离大营之后,这就代表今夜的这场交州兵的营啸,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
上万交州兵,完了。
...
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交州兵大营内的喊杀声正在渐渐停歇,而斧山的天边之处,也悄然出现了第一抹曙光。
邓艾站在大营外的一块山坡上,遥望观察着大营内的局势。
昨夜用擂鼓吹号的方式,引发交州兵的营啸,本来只是邓艾的一种构想,能成最好,不能成他还有其他手段。
所以一开始他为稳妥起见,并未马上率军冲入交州兵的大营中。
但让邓艾没想到的是,他的方式不仅成功了引发了交州兵的营啸,而且这场营啸来的还甚是迅勐。
哪怕是身处大营外的他,也能听到交州兵大营内那震天的喊杀声。
当交州兵的营啸以一种意外的方式爆发开来后,邓艾更加不急着率军攻打交州兵大营了。
不如让交州兵多自相残杀一会。
况且凭他手中微弱的兵力,难以弹压住上万大军如此勐烈的营啸,甚至还有可能让上千梁州兵也淹没在那场大营啸中。
当天边的光亮越来越盛时,交州兵大营内的喊杀声也悄然停止了下来。
夜晚是恶魔出现的天然环境,阳光却是会让恶魔渐渐恢复理智。
而且厮杀了半夜,想来很多交州兵都已经精疲力尽了。
在察觉到这一点后,邓艾方才领着上千梁州军,朝着交州兵的大营走去。
随着一步步朝着交州兵大营靠近,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邓艾觉得交州兵大营附近的温度,比周围显得更低。
一种刺骨的阴冷,在邓艾领军踏入交州兵的大营中后,便顷刻间将邓艾整个人所包围。
没有活人守卫的营门,是阻挡不住邓艾的步伐的。
当真正踏入交州兵大营中后,眼前的一幕直接让上千梁州军齐齐倒吸了一口凉气。
目之所及,到处都是尸体。
足之所触,到处都是血泊。
这极具震撼性的一幕,映证着昨晚发生在营内的一场大仗,有多么激烈与残酷。
而大营内并非没有存活的交州兵。
只是尽管那些交州兵存活下来了,但全身浴血,身上到处都是伤口,直接躺在尸体上休息的他们,还能称之为活人吗?
行尸走肉,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形容。
这部分交州兵对闯入营内的梁州军宛若看不见一般,甚至有不少人为了活命,都下意识地丢弃手中的武器以示投降。
邓艾没有搭理那部分交州兵,他只是带领着上千梁州军继续深入。
而随着邓艾领兵朝着交州兵的大营继续深入,不久后交州兵的大营之外,也出现了大批的汉军。
是诸葛亮率领的主力来到了。
诸葛亮在命人控制住交州兵大营之后,便让人前去呼唤邓艾。
查探完整片大营的邓艾,很快就来到诸葛亮的身前。
当诸葛亮与邓艾相见之后,诸葛亮的目光中浮现对邓艾的赞赏。
原本他定下的计划是,当邓艾率军成功攀登上斧山之后,便立即占据山上的各处关卡,将汉军主力接引上来。
当汉军完全占据斧山的各处关卡之后,再出其不意地对交州兵大营发动攻击,那么最后的结果一定也是汉军获胜。
毕竟哪怕汉军不强攻大营,只要截断大营外的水源,不出数日交州兵也必败。
可让诸葛亮没想到的是,邓艾在登上斧山后,会想出引发营啸的方式,来为汉军取得胜利。
这倒也符合邓艾用兵善奇的风格。
这种方式或许有着不稳定性,但结果证明,邓艾没有做错。
越快击败士徽大军,越能让汉军有着更多的腾挪空间。
诸葛亮在见到邓艾之后,当即对他许诺道:“此战过后,你当为中郎将!”
无论过程如何,这一战的结果无疑是汉军大获全胜。
而这一战的大获全胜,则代表着南中的天要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