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小说网

第六百八十一章 反将一军 冷汗直冒(1 / 2)

【糜汉】7个月前 作者: 酱油拌历史

斗破小说网 www.doupotxt.com,最快更新糜汉最新章节!

迎着刘禅清澈而又蠢萌的目光,糜旸站起身对着他一拜言道:

“孙权小儿之所以敢笃定我朝会接受孙氏的尸体,原因全在所谓的节义二字。”

由于在汉朝官方,孙尚香与刘备早就是和离的状态,所以糜旸称呼孙尚香为孙氏。

而糜旸一语就道出了,孙权自以为能拿捏汉朝的点。

毕竟汉朝向来标榜天下正统,而今汉的开国之君刘备又是有名的仁义之人,正所以“君子可欺之以方”,正是这个道理。

这也是诸葛亮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的原因。

可糜旸的语气坚定,眼神睿智,这让诸葛亮意识到糜旸心中定然已经有了破解孙权险恶用心的办法。

因此下一刻看向糜旸的期待目光,又多上了一道。

在刘禅与诸葛亮的注视下,糜旸说出了他对此事的看法:

“我朝绝不能以先帝妻子的名分,将孙氏的尸体迎入长安。”

对于这一点,糜旸的态度很坚决。

因为要是这一点不做到,那无疑是遂了孙权的愿,狠狠打了逝去的刘备一巴掌。

而在听到糜旸坚决的态度后,诸葛亮微微颔首,这一点他与糜旸抱着一样的态度。

只是态度容易拿出,妥善的解决办法更为重要。

没有让诸葛亮与刘禅失望的是,糜旸接下来的回答,让张三爷喜得一下子站起身来。

“孙权想用节义二字拿捏我朝,可孙权难道不知道节义有大小之分吗?”

“夫妻之间节义乃为小,君臣之间节义乃为大。

《诗经》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尽管孙权冒天下之大不韪称帝建国,可江东境内岂非无一二忠臣乎?

臣以为孙氏非为夫妻情分而追随先帝而去,乃是为四百年惶惶君臣大义,乃是为吴郡孙氏百年忠义不齿孙权行径而愤而投江也。”

糜旸话音刚落,张飞的大笑声就顿时出现在朝阳殿内。

“妙哉,妙哉。”

在夸赞糜旸的同时,张飞还径直走到糜旸的身前,拍着他的肩膀继续笑道:

“吾怎么忘记了当年在荆州时,你有诡谲巧言的本领了。”

张飞对糜旸的夸赞可谓是不掺杂半点假意,可当张飞的夸赞落入糜旸的耳中后,他怎么总是觉得有些怪怪的呢?

三叔,有时候你笑笑不夸就挺好的。

而在张飞大笑的同时,诸葛亮的脸上也浮现了笑意——的确很妙。

糜旸的话在根本上解决了孙权以孙尚香尸体给汉朝抹黑的担忧。

最重要的是,若一切按照糜旸所说的去做的话,那么到时候在天下人面前丢人现眼的只会是孙权。

连自己的妹妹都不齿自己的背汉行径,甚至以投江自杀这种充满刚烈的行为作为反抗,在这悲壮色彩下由孙权建立的吴朝,只会引起大部分天下人心中的反感与不屑。

这样一来,也可以在无形中加深世人心中大汉乃天下正统的观念。

一举三得,如何不妙?

坐在御座上的刘禅倒是没想的有诸葛亮那般深,但是他看到张飞与诸葛亮都对糜旸的话赞同不已,那他就知道接下来自己该做什么了。

“大司马所言正是,朕这就拟诏,一切按大司马所言宣告天下。”

感觉处理了一件棘手事务的刘禅,心情显得格外的好。

而糜旸接下来又紧接着提出了一个建议:

“按镇东将军奏表中所言,至多再过几日,逆吴的使团就将来到长安城外。

臣自请负责接下来迎接逆吴使团的一切事宜。”

糜旸突然有这个请求,倒是出乎了刘禅的预料之外。

按照往常规制,有使者来访,通常是太常负责这类事务的。

而糜旸身为大汉的大司马,不是说他不能管这类事,只能说他负责这类事,有些高看孙权派来的使者了。

“大司马日理万机,区区几位使者,不至于劳累大司马。”

刘禅适时地表达了对糜旸的关怀——什么牛马,也配他的大司马去迎接?

面对刘禅的关怀,糜旸笑着对刘禅说出了他之所以自请的缘由:

“孙权小儿如厕中之苍蝇,蝇营狗苟,驱去复还,心中常思卑劣恶心之图谋。

一次两次尚可,若一直任其施为,恐扰我大汉清净也!

臣愿为陛下一劳永逸。”

糜旸一直不是个好脾气的人,特别是对孙权更是如此。

一劳永逸?

糜旸对孙权的比喻,引起了刘禅、诸葛亮、张飞三人的同感。

可该用什么办法,才能彻底驱散孙权这只烦人的大苍蝇呢?

刘禅,诸葛亮,张飞三人眼中都浮现起深深的期待。

这一刻三人才依稀记起,在蹂躏魏军之前,蹂躏江东才是糜旸的拿手好戏呀!

一想到这,刘禅不由得有些兴奋起来。

“大,大司马尽管施为,朕拭目以待。”

...

在辽阔的关中大地上,有着一支人数在百人上下的使团队伍在缓缓行进着。

带领这支使团队伍的,正是奉孙权君命出使长安的张温。

能被孙权委任为正使,张温自然是很受孙权看重的。

论名声,张温不止是江东名士中的翘楚,就是在天下间,也有着不菲的声名。

而论口才与文化,自小聪慧且接受良好教育的张温,往往也令人有惊异的表现。

可被孙权寄托厚望的张温,坐在车舆中的他掀开车帘往外看去时,脸上却不时有着惊叹的神色浮现。

只见在张温的目光中,一片片刚刚开垦好的田野在阳光的照耀下,正散发着令人心喜的光彩。

而在那望之似无边际的广袤田野中,许多身穿褐衣的老农,正携带着家人在田间辛苦的播种着。

日光长久照射之下,难免让人感觉到炎热。

可哪怕脸上大汗淋漓,在张温的视线中,他也丝毫看不见田野间劳作的百姓脸上有着劳累的神色。

相反的是,几乎是每一位劳作的百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当然能佐证关中百姓幸福感的不只是他们脸上的笑容,还有朗朗天地间不时洋溢的祝愿丰收的歌谣。

随着越发朝着长安城接近,张温看到的却不止这些。

关闭